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谁说业绩导向的绩效管理穷途末路

发布时间:2014-08-13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绩效是成绩与成效的综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作出的其他贡献等。绩效导向就是以结果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重点关注提高绩效、实现目标和产出结果。
围绕富士康员工连连跳楼事件和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话,笔者深切感受到不少HR管理者的视野和思维,早已不再局限于英美等国的模式和理念,而是发生了多种转向,有已经深度关注中华几千年传统智慧和思想的,有正在体悟日本、法国等文化背景下孕育的管理精华的,还有深度反思自身管理模式和理念的优劣力图改良的……
大家汇聚而成的“意见领袖”,似乎都是在声讨英美企业管理那一套,尤其是“有功于”绩效管理将人过度工具化、流程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更是一时间似乎沦为众矢之的。但是在主流声音森林般的巨臂之下,还是有这样清晰的声音,激动地表示自己并不苟同他们发自肺腑的不平,因为他正行进在这些前人的道路上,而且感觉非常良好,因为相比过往,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让同一企业如获新生!当然,其实践也许已经是前人范本的改良品,而这种改良要么是基于前人的教训,要么是基于他们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性质等特点,至于知名国际咨询公司如何打磨过程尚不得而知,但现实结果是指点之后他正生机勃勃、风华正茂。
按照此类新生企业发展实践来推理,我们也许应该这么评价:任何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不该只怪罪原来选择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本身,更关键也许是各个阶段发展匹配性的问题。曾经非常优越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如果不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导致环境或条件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很可能会成为发展的障碍。所以,对于遭遇管理问题的企业而言,质疑曾经的选择以及全盘否定选择对象都不是对策,对已有的选择做出改变或寻找更加匹配的理念和模式才是解决之道。
企业绩效管理起航
讲述这个企业案例的主人公是某针织品企业的副总经理聂子龙先生,而他所讲述的主角,其前身是浙江本土成长起来的一家家族企业,现任的掌舵者正是这个家族企业曾经的核心管理层成员,四年前他开始带领这家纯家族式的企业转身,如今已经是分公司布阵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合资股份和职业经理人加盟、生产一线员工加营销队伍近千人的民营制造企业。
和很多企业一样,该企业为了适应发展需要,一年前向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求援,然后在咨询公司的指导下,引进了美国的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模式,并将企业从组织架构到流程,贯彻IT、财务、销售、人事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彻底梳理,同时细致深入到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模块,在信息系统所需IT技术支撑、绩效计划所需财务支撑等方面给予了切实的方案。实施一年后,该企业如今已初显流程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良性发展状态。
以绩效管理为例,全面预算评估的管理模式,如涵盖绩效奖金计划,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此前日常管理预算不准的问题,而且因为将业绩奖金等纳入预算体系,避免了业绩表现突出却由于事前预算不到位而无法给予奖励的情况,员工也不至于抱怨“又要马儿跑又不给吃草”,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再如考核指标在单纯的业绩、行为指标之外,还设定态度、价值观、领导力等指标,通过考核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行为、技能和想法,并可给予有针对性的改善,如基层的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予以沟通技巧、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管理者则就领导力、业务水平等培养提升。
总体而言,基于希望将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并号召大家能齐心协力达成企业目标的愿望,该企业的绩效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改革的部分,由原来粗放式的简单管理,已经逐渐步入系统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轨道,不再单纯地只是作为一个工具,用以监督考勤和作为发放工资、奖金以及人员晋升的依据。而且,虽然尚属起步阶段,并且公平地体现对员工付出的回报也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绩效管理体系已经明显深得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可,推行也得到大家的配合和支持。
作为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聂子龙先生在归纳这个转变过程时,总结了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得以顺利推行的三大因素:首先,它与企业发展阶段的需求相一致,很多企业也许至今还是无法实施这样的绩效管理体系,因为财务、IT技术等系统无法给予相应的支撑,就像我们曾经一样,基础条件的准备是必须的;其次,需要契机,在各方面的需求已经呈现后,抓住恰当时机开展变革,并寻找到有效的方式落实会更加快捷。当然,特别要注意收集领导层的核心理念、变革意愿,最终推行大多数企业要依赖咨询公司来完成;再次,落实和推行需要做充分的沟通,包括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对于已经获得的方案要长期推行,带领全员稳定地落实。
尽管不知未来企业绩效管理的发展如何,但是正如这位管理者所言,这个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一直都共同成长,现在的改革也是建立在改善过去的基础上,而且非常适应目前企业高度机械化的生产和经营模式,未来的管理模式一旦效果不再明显,甚至有类似现在代工制企业极端消极影响的风险,想必公司会做出另外的调整和变革,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企业的成长发展大概在于不断地变革创新。
业绩导向离不了绩效辅导
对于很多非代工性质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建立和保护自有品牌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乃是包括很多世界级知名企业在内的共识,即便是服务行业,口碑效应也能形成很好的品牌市场,有了品牌保证则会省却宣传推广等人力和财力,市场的稳固性相应会提高很多。但是对于这个由家族企业转身的制造企业,却在企业发展依赖的六大基石中,将品牌塑造位列第五,绩效导向紧随其后。
这六大基石是公司近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将是未来公司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遵循的方针指南,也是公司绩效KPI 考核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下面再逐步细分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形成一个指标库。每年的经营方向、发展的侧重点可能会有差别,但这会体现在每一基石的下层分解的指标中,如指标的删减、各项指标赋予的权重调整等。这样可以保证绩效考评体系的持续性和灵活性。
另外在考虑晋升、提升、加薪等问题时,除了KPI的结果外,还会综合考虑到一些软性的技能,如领导力测评或领导力发展潜力的评估。这样保证被提升的人不仅仅只是业绩上优先,而且也是一个可以凝聚团队的领导者。
绩效管理是一个组织确保战略实施成功的一个有效工具,它对于组织的保持可控、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管理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有效推行、实施绩效管理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的将人视为价值链上的机器或是螺丝钉,而不注重人的感受、认同,不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绩效管理推行起来是会有问题的。也许从某种层面上说,近者如富士康的劳工跳楼事件,远者如源于美国至今远未消退的次贷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都跟金融部门、金融证券经纪公司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过度强调业务导向,指标年年攀升、层层加码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对于业绩导向这个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聂子龙先生在随后谈及绩效管理难题时指出:难点之一就是绩效沟通、反馈和辅导,比如因绩效目标过高导致员工无法完成目标,管理者不能只为要求结果而不管过程和监控,并缺乏相应的沟通,由此需要相应地提高各级管理者的沟通技巧、管理水平,并切实帮助员工寻找达成绩效目标的办法,实在不能完成时还应该考虑适当地调整、降低目标。
鉴于此,绩效导向的管理模式,其实需要配套很多的基础工作,作为管理者而言,除了需要监控绩效计划的制定、实施、结束全过程,给予相应地奖励或按照合同扣除绩效奖金,还需要结合员工的绩效反馈,分别就没有达标的团队及成员、团队达标但是个别成员没能达标等情况开展辅导,帮助其查找原因和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是预算和现实对接的环节出现问题,就需要将原来的预算进行调整,而不是说不顾目前的实际和当初制定预算时的差距强行要求。总体而言,绩效导向的管理模式下,绩效沟通、反馈和辅导至关重要。
企业&绩效管理=脚&鞋
尽管参照的是来自美国GE多年积淀的一套管理系统,但是聂子龙先生强调,这一套系统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和工具,就像资本、科学、艺术一样都是没有国界的。但他同时表示(全文以下全系转述),就目前的事实来看,西方欧美甚至日本等国的企业早已经不那么关注绩效考核这样的管理方法了,像微软这样的企业,一度可能更多地是依靠公司的文化、氛围来达成业绩等管理目标,当然前提是员工要深深地认同企业的文化、目标、工作方式(包含灵活地工作时间控制),并对于加入该公司工作以及获取工作成果有着很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式很简单但是效果很明显。
但是大多数中国的本土企业,尤其是本土的民营企业,仍然还是在管理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从缺乏规范开始向有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个规范的过程中,是继续粗放式的绩效管理还是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个人认为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好比人的双脚和鞋的关系。如果粗放式的管理尚没有在管理上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制造障碍,继续沿用也未尝不可;如果模仿他人的绩效管理体系却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最终无法对管理的效果进行修正和提升以致无功而返,那这样的模仿不要也罢。
当然,现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企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需要经历摸索的过程,管理方式如何才更合理,要结合多重因素分析,包括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大背景以及企业类型、规模、文化、员工素质等。
总体上,毕竟欧美等国家的管理要比中国早很多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别人几百年发展的成果,但是像企业文化、管理思维这样的东西,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长期积累。所以,类似台资企业所强调的数字化、可量化的管理理念,内地的很多本土民营企业难免需要一段时间来模仿和学习,但是也不能走向极端,这方面的负面教材,比如以工资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后果大家已经很熟知了。而且,即便是富士康这类企业,其在大陆的快速发展本身也昭示着问题的存在,即便此次跳楼频发事件有其偶然性。因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其麾下80多万员工的规模是如此庞大,其管理可以说是将员工的价值全部都发挥了吗?这种依靠人口红利来经营的企业模式,管理本身肯定容易存在漏洞,如果再走向将员工机械化、极度缺乏沟通等管理极端,问题爆发不过是时间早晚。
与以工资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极端相对应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观念,显然,完全地以人为中心也是企业管理中难以实现的“极端”。理想的绩效管理方案,应该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适合的折中方案,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将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两种理念调和,包括在追求过程的可量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同时,照顾到员工或者项目的特点、独特性而作灵活的调整;在实际的考核结果面前客观公正,但对特殊情况引发的问题区别对待。如此绩效管理,才是真正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但显然也是很难实现的模式,有的企业可能偏向科学化,但是如果能够注重给予员工行动和思想必须的自由,前者包括制度和纪律上避免过度严苛,后者可以是有效的沟通辅助,也不至于像富士康员工连连跳楼般的集中爆发。
不过,富士康以及同类企业引发的劳资纠纷对整个社会也许不是坏事,或许恰能因祸得福,即由此引发反思和变革,比如透视和反思富士康看似完备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漏洞,探求未来的管理变革与管理创新。这种创新其方向之一便是在绩效导向和以人为本这两种极端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将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有效嫁接和融合,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使员工的现实能力更多地贡献于公司的发展和价值增值,这与公司的效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仍然是相协调的。
结语
绩效管理是应该更加信息化、科学化、精确量化还是应该放弃考核,一直是管理学界争议和关注的话题。就个人而言,理想化的绩效管理模式当然是类似于无为而治的非绩效考核管理,但是如前所述,它有赖太多的因素,如要求个人要有很好的自我认同、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能力,企业则需要有良好的声誉、文化号召力以及目标认同感。
历来也有不少管理者在研究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甚至提取一些其绩效管理的智慧,而很多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其实也存在着适合自身的、非绩效考核式的管理,包括欧美国家的企业,也会存在这样的个案,问题是我们没有发现,即使发现了也很难借鉴,毕竟这与一个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企业所处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息息相关。
现实中的绩效管理趋势,应该还是遵循科学化管理的模式,但是会越来越受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影响,二者将通过结合而稳妥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个过程中肯定需要做很多次相应的调整或变革,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扮演的角色,不能只是员工代言人、行政事务专家、战略合作伙伴,更不是单个人力资源部的一个管理者,而应该是一个变革的推动者,并尽最大限度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来一起推动和完善变革,使其有利地达成组织的经营和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在规范管理追求科学管理过程中时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轴心,方可做到真正可持续发展。
受访者简介:聂子龙先生:现任浙江某针织品集团副总经理,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企业管理副教授,曾在三一重工、宁波维科控股集团等知名企业任战略项目经理、研究院院长、HR总监等。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进行绩效考核时候考核的依据会有所不同。对于绩效结果很难进行衡量的话很多企业采用基于能力的绩效考核以及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有些公司通过行为的描述,对关键行为进行考察,发生了企业所需要的行为时候就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所以有的考核方式是按照员工发生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关键行为事件等进行考核。对于绩效可以进行衡量,而且比较能够进行衡量的话一般采用基于绩效的绩效考核方式。但是绩效的产生不但和个人的能力有关,还和员工的态度,行为关。这些都是员工可以控制的,如果绩效结果大部分使员工可以控制的,那么基于绩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相对来讲就比较有效。但是往往很多绩效使员工所无法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基于绩效的考核激励效果就不是很大。同时对于基于绩效考核的方法也有可能只顾得眼前绩效,导致长远绩效的丧失。


  • 上一篇:工作分析=岗位绩效管理?
  • 下一篇:绩效面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