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
发布时间:2015-09-12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创业导向是指企业决策制定类型、方法和实践中的创业特性,决定了企业如何处理发展过程中问题。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创业导向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呢?
|
【关键词】创业导向 学习导向 企业绩效
在当前快速变革、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寻找创业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绩效,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要实现该目的,企业创业导向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学者对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的背后机制这一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为了发现创业导向促进企业绩效的背后机制,我们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做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通过对回收的13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创业导向的先动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维度均正相关于企业绩效;学习导向在先动性、创新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风险承担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创业导向:“如何做”而非“做什么”
创业导向指企业决策制定类型、方法和实践中的创业特性,它反映的是“企业如何去做”而不是“企业做什么”。
创业导向概念的引入也体现了战略管理研究由战略内容向战略过程研究范式的转变。Miller总结了创业型企业的特征,认为创业型企业应该是参与产品市场创新、承担一定风险、领先于竞争者创新的企业,基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创业导向包括创新性(innovativeness)、先动性(proactiveness)与风险承担性(risk taking)三个维度。与Miller等人不同,Lumpkin和Dess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导向的维度除了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外,还包括自主性(autonomy)、竞争进取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
创新性反映了企业从事和支持可能产生创新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的新思想、试验、创造等的倾向。创新性越高,公司的技术或产品市场创新程度越高(通过创造、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助于企业追求新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企业获取超额的经济报酬。
先动性指企业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并做出积极反应,从而抢先竞争对手获取先行者优势。高先动性企业更可能成为市场的先驱者,抓住隐现的市场机会—凭借其拥有的“先行者优势”索取较高的市场价格,领先竞争对手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此外,先动性还有利于企业主导市场分销渠道以及建立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最终领先竞争者抢占市场。
风险承担性指企业向具有较高失败风险的项目中投入较多资源的意愿,反映了企业由稳定的常规战略向探索未知领域转变的意愿程度。虽然有研究指出稳定的常规战略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平均绩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冒险的战略有利于企业抓住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
学习导向与企业绩效
现有研究对“学习导向”主要有两种不同视角:一种基于组织文化,认为学习导向是组织内学习发生所依靠的信息产生与分享机制;一种基于认知,认为其包括共享愿景、共享心智模式以及解决问题的开放性。
当然,这两种视角不能被截然分开,企业的价值观与其组织学习的行为、过程是内在关联的,学习导向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获取、创造、转移知识的行为与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知识学习行为与过程的改变,现有的学习观以及规范就会受到挑战新的价值观形成。综合以上两种视角,Sinkula等人将影响企业学习倾向的组织价值观定义为企业的学习导向,包括:学习承诺(commitment to learning,企业价值观里学习的重要性程度)、心智开放(open-mindedness,企业主动质疑现有的惯例、假设及想法的程度)、共享愿景(shared vision,企业开发持有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理解的组织焦点的程度)三个维度。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学习导向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Huber指出,学习导向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助推器。Baker 和Sinkula研究发现,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Fiol和Lyles认为,学习导向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和绩效。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时代,如果某一企业比其竞争对手的学习导向低,那么该企业的生存都将面临困难,只有拥有比竞争对手更高学习导向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生存与发展。
学习导向的中介作用
创业导向是企业积极追求新机会的战略及行动。随着企业的创业导向提高,为了收集到与新机会的相关信息,企业的学习承诺也会上升。创业导向的创新性维度会促进企业摒除阻碍集体学习的传统权威、惯例的束缚,企业创新性越高,意味着企业越富有弹性,越有可能授予组织成员发挥其创造性,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在高度创新性的组织环境下,组织成员的学习热情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有助于企业内部学习承诺的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性越高,意味着组织鼓励员工尝试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容忍员工提出看似荒诞错误的想法,企业也愿意接受员工提出的建议方案并且愿意尝试依其方案进行实践,因此,在风险承担性较高的组织环境下,组织成员的想法不会被已有的惯例所束缚,这将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间心智开放性升高、学习承诺增强。创业型企业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先动性特征,企业要保持较高的先动性,就需要时刻进行环境扫描,广泛收集环境中可能蕴藏的发展机会的信息,环境扫描活动频率的增加又会促进企业从外部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这将有助于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此外,企业拥有的先动性特征有助于企业扩大其学习范围。
创业导向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创业导向只是追求新机会的倾向,而不是追求新机会的具体行为,因此它并不会必然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作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作用。
珠三角的经验:创业导向促进绩效
我们选择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发放地。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企业数量众多、所跨行业广泛,适合做大样本的数据收集,此外,近年来,新《劳动法》、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冲击较大,幸存下来的制造业企业大多数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适合进行创业导向、学习导向方面的研究。借助中山大学珠三角校友会及EMBA学员的帮助,我们回收了132份有效问卷,问卷均由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答。在这132家企业中,员工人数少于100人的企业有32家,占24.2%,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企业有62家,其余38家企业员工人数在101至500人之间;1993年前成立的企业有42家,2003年后成立的企业有15家,其余75家企业成立时间均在1994年至2003年间。
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的先动性维度、创新性维度以及风险承担性维度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与基于欧美国家情境研究得出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的先动性、创新性维度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创业导向的风险承担性维度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现有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成果,为全面理解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转变的过程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
本研究结论对我国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①本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的各个维度(先动性、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对企业绩效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动荡环境下,企业应不断培育“创业精神”,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改进创新,密切关注、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②本研究结论显示,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转化过程是通过学习导向起作用的,因此,创业型企业应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确保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顺利转化。
(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90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JA630089)资助;原文系“管理学在中国”第三届年会会议论文。)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企业的创业导向和学习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希望了解的话题,通过这一对珠三角的部分企业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于企业绩效有着正向的作用,而创业导向向企业绩效的转化是通过学习导向来实现的。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创业精神,又要不断学习,以实现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
企业的创业导向意味着企业要不断对产品、服务和流程进行创新,能够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创业导向能够让企业保持一种危机感,对自己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索可能提高企业绩效、实现持续成长的路径和方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危机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往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企业的创业导向往往是让企业“想去这样做”,要将创业导向转化为企业绩效的提高,需要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的分析更为准确。基于此,企业的学习导向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管理者和员工能够不断完善自我。
华恒智信分析员认为,企业要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塑造全员学习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的营造,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尤其是直线经理人带头参与学习,为员工做出表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学习交流的沟通平台,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行列之中。
其次,完善企业的培训体系。培训体系建设过程中,管理中要兼顾企业近期、远期工作目标,同时结合不同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比较完善的培训方案和培训体系,让员工有机会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
再次,准确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了解哪些员工需要接受培训、员工需要接受什么培训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培训需求可以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使员工意识到培训的内容对其工作绩效的提高是有益的,进而提高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最后,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及时收集信息,跟踪调查员工参与培训的收获以及培训的效果,以便及时改进培训课程设计,也是为激励机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