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富士康纠结后如何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4-08-26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2010年1月到5月,富士康集团发生12起员工跳楼事件,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生产企业,其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打击,更对富士康的企业战略发出了深深的警示。
|
2010年,如果评选年度最纠结企业,富士康当属第一。
据鸿海的财报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鸿海合并营收20684.45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60.66%.在富士康媒体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坤看来,鸿海11月营收的强劲表现,是受益于全球对手机、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的稳健增长。而鸿海则是全球重要的手机代工企业之一。
不过,一面是迅速增长的营收业绩,另一面却是一长串被公之于众的员工死亡名单。
2010年1月23日至5月26日,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富士康先后有12名员工选择以坠楼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而一系列悲剧事件的发生,也将这家成立36年来一直隐居幕后的B2B企业,放之于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炙烤。
毫无疑问,这是一家全球优秀且成功的代工型企业。2010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0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国共有54家企业上榜,处于“坠楼”事件危机中的富士康以593.24亿美元排在第六位,而前五位则分别是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工行大型国资企业。
但也正是这样一家特殊的巨大型企业也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
2010年,富士康全球员工总数再次出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增长。“超过100万绝对没有问题。”刘坤在2010年末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来访时表示。
从1988年到大陆投资至1996年,富士康的业绩规模甚至不如TCL、长虹等企业;但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富士康的增速惊人,每年的业绩增幅都在50%以上,2005年升至350亿美元,2006年超过500亿美元,并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2009年,富士康全球员工超过90万人,有人甚至调侃,若把90万人当成军队,郭台铭是全球排名第六的军事强权。不过,刘坤承认,正是因为企业急速膨胀,在持续的超高速运转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感应到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最终导致富士康触到了发展的“天花板”。这家中国制造转型的急先锋型企业,却为管理粗放、文化断裂、反应迟缓所累。
2010年,《中国经营报》对于富士康“坠楼”事件给予了连续十期的追踪报道,我们试图从制度、管理、社会和心理等角度进行全位的解读和反思。
2010年12月,《中国经营报》记者再赴深圳富士康。在富士康大陆最大的工业园——位于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的龙华园区内,虽然28万员工已是秩序井然,但架设在每一栋楼(包括厂房、宿舍、办公楼等)三层以上的绳网和悬挂在窗户上的钢架仍在提醒大家那里曾经发生的惨剧。“我们叫它‘天罗地网’。”在这里工作的富士康员工对此早已是见怪不怪,“天罗地网”似乎已经融入富士康,并成为园区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年中,富士康的确改变不少,他们提高了普工工资、严格控制加班时间;他们改善了数码银狐休闲中心,建立了员工关爱中心;他们加强员工培训,在富士康内部学院中,每天开设各层员工知识、心理讲座……不过,这些改变已经足够了吗?
在一家普通的企业里,一名课长级员工最多管辖几十人,但在富士康这样的巨大型企业中,一名课长的管辖权多达数千人,如何能管理到位,并增加人性化关怀仍是富士康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在这样一个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着28万,几乎处在同一年龄层(18~28岁)员工的企业“社会”中,如何能够实现员工之间的顺畅交流,如何能够达成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仍是企业待解之题。
在记者采访结束时,“天罗地网”并没有被拆除的时间表。“你不知道,它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在刘坤看来,它仍是富士康改变现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2010年1月到5月,富士康集团发生12起员工跳楼事件,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生产企业,其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打击,更对富士康的企业战略发出了深深的警示。6月,郭台铭不得不再次重申,将实行企业战略转型。针对富士低端产业链不适应经济形势、人才非本土化、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企业认同感危机等几大问题,富士康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战略转型:
1、实行产业升级战略,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
打通渠道,把富士康制造优势化为产品优势,集“代工之王”和“渠道之王”于一身。
2、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用人机制上做到合理
郭台铭亲自督战,确定了“陆干主内,台干主外”的新人才政策,人才本土化战略开始出现端倪,这将有利于富士康的长远发展。富士康还应继续对大陆与台湾员工薪酬水平的不平等现象进行改革,从促使员工积极性提高。
3、实行品牌战略,走优质、诚信的品牌之路
加大产品品牌宣传,同时加大产品科技投入和吸收外来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生产出优质高性能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