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
工商银行:打造自己的学习品牌
发布时间:2015-10-13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每年两百万人次的培训规模,8天左右的人均培训时长……如此广的培训覆盖面、如此高的培训强度,不仅在国内金融行业的企业培训工作中首屈一指,就是放眼国内企业界也是遥遥领先。
|
【关键词】培训体系 培训管理 工商银行 金融行业
“人才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看不见的最宝贵资源和财富,卓越的企业需要卓越的人才,处于国际竞争前沿的银行业更是如此。”工商银行教育部总经理王云桂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们的人才观,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观,不仅让工商银行有了自己的学习品牌,还不知不觉成为了我国金融系统的“黄埔军校”——有很多商业银行的高管都来自工商银行。
推出特色项目实现全员培训
李桂云:3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了2011年度的业绩。无论是总资产数、总贷款数,还是客户存款总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同业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在2011年是否成绩依然骄人?
王云桂:在2011 年中,我行圆满完成了股改后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新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市值、客户存款等多项指标在全球上市银行中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其中,盈利保持合理增长,实现净利润2,084.45 亿元,较上年增长25.6%;全年境内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116.64 亿元,增幅13.1%;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1.04 万亿元,连续4 年新增超万亿元。我行2011年度的年报已经正式发布,具体的有关经营业绩大家可以到工行网站查询。
李桂云: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两千多种产品,业务线贯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市场,业务门类多、创新发展快、岗位要求多样化一定会对培训工作提出极大的挑战。在您的带领下,工行教育部是如何迎接这一挑战的?又打造了怎样一个教育培训体系来服务整个工行的发展战略?
王云桂:深入贯彻人才兴行战略,坚持“大教育、大培训”发展理念,我行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和创新,基本形成了包括全员培训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实施体系和培训资源体系在内的教育培训体系。其中,全员培训体系是以岗位类别和岗位序列为基础,涵盖管理类、专业类、销售类、运行类、客服类五类岗位的所有序列人员和境内外全体员工,是整个教育培训体系的服务主体;培训管理体系由“总行、一级(直属)分行和直属机构、二级分行”这三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构成,履行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计划管理、组织推动、效果评估和经费管理等职责,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主体;培训实施体系由总行党校、直属学院、香港培训中心、分行金融培训学校、网络大学、模拟银行和行外合作院校构成,履行教育培训的教学实施、教务管理等职责,是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培训资源体系以基地库、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试题库和档案库等“六库”为主体,包括培训项目、培训课程以及培训课件等培训资源,履行培训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推广职责,是整个培训体系有效运行的资源基础。
可以说,二十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培训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套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优势之一是分层次分类别的岗位培训机制已经建立。全行成功实现了由学历教育向岗位培训的转变,并建立了适应性培训与资格性培训相结合的员工培训模式。优势之二是培训管理和实施链条比较完整,从总行到各分支机构都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在积极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优势之三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培训基础平台初步建成。我行网络学习系统、考试系统、员工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已陆续建成投产,其建设水平在国内金融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模拟银行、数字化教学系统等现代化培训手段也都在我行员工培训工作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改变了我行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全行的培训能力。
李桂云:据悉,工商银行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的特点而量身定制培训项目也很有特色?除此之外,工行还有哪些人才培养项目是您引以为豪的?
王云桂:我行的“青年英才成长培育计划”着眼于人才的前瞻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以造就适应我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每年从入行3-5年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派往境内重点分行、境外旗舰机构、集团总部,以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滚动培养、系统培训和定向跟踪,通过课堂培训、在职锻炼和专人督导等多种方式,提升青年人才的业务水平、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等。
当然,还有近年来我行重点开展的“中年员工职业振兴计划”。我行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与其他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很大区别,中年员工(40岁以上)占到了员工总数的50%以上。这批员工入行时的整体学历水平不是太高,而且随着其知识结构的不断老化,他们的专业能力无法很好地适应我行业务经营转型的发展需要。因此,在2009—2011年,我们深入开展了中年员工培训工作。截至2011年11月底,全行累计培训607938人次。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譬如编写了《阳光心态塑造》、《业务技能提升》等4本中年员工适读教材,开发了“中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压力与情绪管理”等18门课程,增加培训的针对性等。
此外,我行的“国际化人才培训项目”、“国际专业资格培训项目”、“专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基层管理人员经营能力提升项目”等也很有特色。以2011年启动实施的国际化人才培训项目为例。 这个项目是要在未来10年内,每年选派200人赴境外国际知名院校和大型跨国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研修与工作实践,争取培养出2000名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以及卓越领导能力的管理人才和具有核心专业优势、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工商银行未来更加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作为重点培训项目,“国际化人才”培训已经成为工商银行有史以来关注程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投入资源最大的境外培训项目。
网络大学10年造就品牌
李桂云:要实现对16,227家境内机构、203家境外机构的近40万员工的全员培训,单靠传统的培训手段和方式显然无法完成,据了解,工行2002年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开通了网络远程教育系统,成立网络大学。10年来,E-Learning在工行的全员培训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云桂:我行网络大学自2002年开通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行知识传播、业务推广、文化理念传导的重要渠道,是工商银行全员培训、终身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的重要支撑,得到了业务部门和员工的一致认可。2010年,我行网络大学在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首次对国内企业电子化培训最佳实践评选中,荣获“中国企业数字化学习应用特等奖”。
网络大学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实现培训全员覆盖,提升了整体培训效能。E-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培训形式,拓宽了培训渠道,相比传统培训,不仅能解决培训“点”与“线”的问题,更解决了培训“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组织整体培训效能。我行网络大学已覆盖全行境内外所有的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全行40多万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目前,网络大学平均每年培训30余万人次,日均访问量1万人次,2011年全年访问量为270万人次;
第二,培训时间灵活,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对于银行而言,基层员工是营销和服务客户的主力军。随着近年来我行业务快速增长和社会对银行服务期望值的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强度、难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工学矛盾突出,而网络大学培训时间灵活、高效快捷,是针对基层员工培训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助力业务全面推广,有效推进了业务发展。配合我行业务发展,网络大学积极推进新产品新业务在全行的全面推广。以我行今年正在举办的网络培训项目“个人金融新产品新系统推广”为例,全行网点负责人、个人客户经理和柜员以及其他个人金融业务相关人员都要参加培训,目前已经培训54,896人、课程访问量142,770人次;
第四,满足大规模培训需求,节约了培训成本。以“个人金融新产品新系统推广”网络培训为例,按照一般面授培训5天时间,目前我行员工5天培训的人均费用(含旅差费)约3000-5000元,而按照5万人的培训最少需要1.5亿元。我行个金业务大规模推广的培训一年至少4期,在不计算网络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全年可节约6亿元的面授培训费用;
第五,满足了员工个性化学习需要,促进员工成长。通过科学搭建多元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员工多样化的培训需要,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员工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第六,促进文化传播,增强了员工归属感。网络大学既是知识传播平台,也是我行文化传播平台,我们设置了“高管课堂”、“企业文化”、“制度办法”等专栏,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程,使全行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更直观、全面、深刻地了解我行战略、经营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尤其可以使境外雇员尽快融入我行文化,对我行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创新了培训理念,打造了工行学习品牌。网络大学为员工创造了开放的学习课堂,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动能,使员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员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愿意使用网络大学参加培训和进行经验交流,网络大学已经成为我行员工学习、工作的重要帮手,被打造为我行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品牌。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
华 恒 智 信 点 评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近年来的显著业绩有目共睹,而这也与他们长期坚持的“人才兴行,教育为本”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工商银行十分重视企业的内部培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用于企业培训,而它在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法的创新也是值得其它企业学习的:
1、以战略为指导,有针对地制定培训方案,使培训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必须明确战略目标与发展部署,有侧重、有针对地开展企业培训,发挥培训开发系统的先导作用,并有效满足战略对于人才知识结构、技能、素质和职业化的要求。案例中,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岗位职能的需要,工商银行建立了分层次、分类别的岗位培训机制,形成了适应性培训与资格性培训相结合的员工培训模式。例如“青年英才成长培育计划”着眼于人才的前瞻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它可以为银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而“国际化人才培训项目”、“国际专业资格培训项目”、“专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基层管理人员经营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则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管理人才。这些不同的培训项目都是与工商银行的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
工商银行人才培养的成功离不开其完善的培训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商银行基本形成了包括全员培训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实施体系和培训资源体系在内的教育培训体系,保证了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这也提醒其它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否,对于保证培训效果、发挥培训效力是十分必要的。
3、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企业培训能力。
企业和员工虽然深知培训的重要性,有时却限于场地和时间,无法开展太多的内部培训。对于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言,开展集中的培训也不切合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由传统培训向数字化培训转变。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于网络,企业可以建立网络远程培训和实时个人培训,使培训和学习成为一种氛围和习惯。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设计相应的培训软件,通过模拟现实案例的方法,帮助员工掌握关键素质,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总之,借助现代化技术,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培训的影响面,也可以深化培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