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下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纺织业分类统计表。2013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行业1712家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在纺织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384亿元和134.4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6.4%,增速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行业销售利润率5.64%,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行业亏损面9.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2、纺织行业产业链
纺织产业链是一款综合型的应用,功能涵盖了服装制造的所有流程。从棉花生产和纤维制造,历经纺纱、织布、染色、制衣、水洗、包装等生产行业。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行业囊括了机械、生物、染化料、废物处理等。服务的机构包含了各大院校、检测、广告、设计、模特、展览等环节。服装的销售流通则经历设计、品牌、代理、淘宝店、批发市场、专卖店等。如下图所示:
纺织产业链是一款综合型的应用,功能涵盖了服装制造的所有流程。从棉花生产和纤维制造,历经纺纱、织布、染色、制衣、水洗、包装等生产行业。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行业囊括了机械、生物、染化料、废物处理等。服务的机构包含了各大院校、检测、广告、设计、模特、展览等环节。服装的销售流通则经历设计、品牌、代理、淘宝店、批发市场、专卖店等。如下图所示:
二、行业特点
1、多工序、连续化、多机台作业。.棉纺厂的传统工序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 、拈线等。毛纺厂的工序则更多一些。这一特点决定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前后工序生产作业的连续、均衡、协调;需要及时检测、掌握半制品和成品的质量。大中型棉纺织厂的织造车间少则有几百台、多则有1000~2000台织机;纺纱 车间少则有近百台、多则有200~300台细纱机 。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的任务非常繁重。
2、劳动密集型。 许多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比重很大。一个纺织厂通常有几百至几千名职工。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操作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人事、劳动 、工资和生活福利工作的繁重性。另外,纺织企业实施轮班管理,一般都采取2-3班作业制。这个特点给纺织厂的日常生产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轮班管理、夜班生产和交接班等。
3、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比重高。原料在毛、麻、丝纺织企业的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少则50%以上 ,高的在80%以上。这一特点决定了原料采购、储运、配用和工艺设计在纺织企业中的主要地位。
4、市场流行期短。 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 纺织企业管理就其内容、职能、目标、方法而言,在世界各国具有许多共性,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又各有不同的特性。
5、高污染行业。印染整是纺织业的主要工序之一,而印染整耗能非常多,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回收率很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威胁非常大。
三、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质量标准低。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如图所示: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高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质量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2、用工荒现象突出,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使产业中心逐步往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纺织业一直以来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时,纺织企业就有动力把工厂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这也导致了全球纺织业中心的不断转移: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独立后的美国——二战后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的纺织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
3、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4、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5、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在纺织企业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约为60%至70%,人工成本约占10%至15%,中国原材料价格2008年更是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环保等叠加到一起已经令企业的综合成本上升了20至30%左右。
6、高库存使融资困难,风险加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需要资金,产品研发需要资金,过多的库存产品需要补充流动资金,这些仅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是不够的,必须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棉纺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行业不景气使得资金周转更慢、两项资金占用更高。而商业银行目前对纺织企业的资金投放大多采取谨慎的态度,贷款条件苛刻,有的企业已无抵押物,银行难以投放资金,有的甚至减少纺织企业的贷款额度。
7、环保法规的完善,对行业的生产流程管理带来新的要求。
四、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首先,企业要强化管理,增加快速反应机制,走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路线。在外部环境对棉纺织业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再走以往那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子已经没有出路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际纺纱技术在单机自动化基础上,向连续化生产方向发展,欧洲全自动纺纱车间的万锭用工仅为6人,而中国大多数棉纺织企业的万锭用工都在200人左右。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零售、服装、纺织工厂之间普遍已建立起快速反应体系。纺织厂在接到服装厂订货指令后,12小时就能提供所需面料,而中国一般企业需要12天以上。需加强研发投入,坚持走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路线,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重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其次,企业新上项目以技术装备升级为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装备水平是纺织行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因此棉纺织企业应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使用先进的棉纺织工艺技术中,支持推进使用新型、高效棉纺织工艺设备、自动落纱细纱长车、紧密纺纱技术和粗、细络联合机。如新疆新塞股份公司,新上的紧密纺精梳5万锭生产项目,引进的是最现代的生产设备、最先进的加工设备以及最先进的检验设备,直接切入高档棉纺市场,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第三,要逐步提高机电一体化信息化水平。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棉纺织技术向优质、高产、自动化、连续化方向迅速发展。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逐步提高棉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以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替代棉纺织技术传统技术装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五、标杆企业研究
1、标杆企业雅戈尔集团
(1)企业简介
创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股权投资三大产业为主体,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利润总额33亿元,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总资产近600亿元,净资产160亿元。品牌服装增长22%。雅戈尔在全国拥有772家自营专卖店,各品牌商业网点2632家。主打产品衬衫为全国衬衫行业第一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连续17年获得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西服连续12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创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股权投资三大产业为主体,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利润总额33亿元,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总资产近600亿元,净资产160亿元。品牌服装增长22%。雅戈尔在全国拥有772家自营专卖店,各品牌商业网点2632家。主打产品衬衫为全国衬衫行业第一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连续17年获得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西服连续12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2)市场占有率优势
2012年男西装: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2.92%雅戈尔仍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位,市场综合占有率为10.44%,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25个百分点。金利来、九牧王仍稳居二三位。
2012年男西装: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合计为32.92%雅戈尔仍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位,市场综合占有率为10.44%,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2.25个百分点。金利来、九牧王仍稳居二三位。
(3)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80年代初依靠横向联营起步,借助大企业的一些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阶段:80年代末引进外资、技术、管理,使经营层的观念获得新的突破的中外合资阶段。第三阶段:90年代初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使企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走向市场。第四阶段:90年代后期,雅戈尔股票成功上市,把雅戈尔推向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初依靠横向联营起步,借助大企业的一些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二阶段:80年代末引进外资、技术、管理,使经营层的观念获得新的突破的中外合资阶段。第三阶段:90年代初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使企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走向市场。第四阶段:90年代后期,雅戈尔股票成功上市,把雅戈尔推向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
在企业文化上,充分尊重、关爱员工。在雅戈尔没有“外来妹”、“打工仔”等说法,来到雅戈尔的都是雅戈尔人。在股权分配上,只要在雅戈尔工作到一定年限,不分岗位、地域员工均可以入股。在关心员工健康方面,雅戈尔每年组织免费体检:35岁以上的员工一年一次,35岁以下的员工二年一次,每年企业为此投入200万。此外,雅戈尔还在每年春节前为员工提供订票服务,并包车送员工回家;为留岗员工组织集体年夜饭、春节晚会等活动,使员工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企业分配制度上,雅戈尔实行五个体制:第一,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为原则,奖掖先进,鼓励争先;第二,年底以奖金制度平衡平时分配中不合理部分,兼顾公平;第三,通过基金会进行分配,体现员工主人翁意识;第四,通过按股分红,作为按劳分配的补充;最后,对因疾患天灾等所致的困难员工给予特殊救助,平均每年费用达数百万元。通过五级薪酬分配,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员工的流失率也较小。雅戈尔下属企业员工流失率最低不到2%,最高不超过10%。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早在1993年股权改造的时候,雅戈尔就考虑到构建和谐企业的问题,提出要员工入股,成为企业的主人。按照当时规定,董事长可以持股20%,还可以配股20%,但是雅戈尔却实行普通员工 “按劳分配为主,按股分红为辅”,中层干部以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高层按资分红的原则,有效地兼顾了各层面的利益,形成了制衡的机制;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员工的长远利益。当时乡镇企业工人退休后没有保障,但由于雅戈尔给员工每人入了5000股,经过扩股送股后折算成股值就是200多万的资产,每年分红即可达3万元。在这样的条件和待遇下,雅戈尔企业维持了长久的稳定与和谐。在分配体系上合理地解决股东分配与员工分配。员工的工资每年保持8-10%的增幅,并从制度上保证员工收入的增长要高于干部收入增长。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雅戈尔投入巨额资金,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如智能化吊挂设备、CAM裁床等,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隐患;安装中央空调,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雅戈尔从99年到2006年先后建设三座职工宿舍,共投入8200万元,建设房间929间,可入住员工6800人。宿舍配有衣柜、写字台、电话,24小时提供热水,还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室、电视机房、室内外健身器材、网吧等娱乐设施,并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为使员工免受炎夏之苦,从3月份开始为宿舍安装独立空调,仅此一项的投入即为500万。
总之,作为一个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的企业,雅戈尔在制度建设方面面临压力,近几年一直在加强考核、管理、分配、提升、培训等制度建设。力争使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参与企业提升发展的机会,从而使雅戈尔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一个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2、标杆企业ZARA
(1)品牌简介
zARA既是服装品牌,也是连锁零售品牌。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的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世界各地56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品牌设计优异,价格却相对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624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个国家拥有1808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66%左右。
zARA既是服装品牌,也是连锁零售品牌。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的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世界各地56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品牌设计优异,价格却相对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624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个国家拥有1808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66%左右。
(2)运营策略
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ZARA品牌定位能成功关键在于能贴近消费者需求以及充分整合区域资源。ZARA是“中低价位却拥有中高级质量”的国际性流行服饰品牌,以中高消费者为主要客户族群,让低价服装也可以像高价服装一样入时好看,以满足消费者追求流行不需要花大钱的心理需求。
全球运筹营运策略。ZARA运用西班牙、葡萄牙廉价的生产资源以及邻近欧洲的地缘优势,大幅降低产品制造与运输成本、提升货品上架时效并掌握JIT的及时流行趋势,是其能提供消费者所喜爱的物美价廉的产品的关键原因。
创新营销策略。ZARA以“欧洲制造”为主要营销策略,成功切入消费者内心对“欧洲制造”等同于高级流行服饰品牌的意向,其以市场需求驱动之营销策略是成功打入市场的关键之一。
IT和通信技术使ZARA的供应链速度更快,是ZARA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信息共享和利用方面表现卓越,使得ZARA的供应链,拥有惊人的速度,快速收集市场信息、快速决策、控制库存并快速生产、快速配送的运作模式在ZARA得以实现。对ZARA来说,服装款式直接来源于其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牌专卖店源源不断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从一开始,ZARA就真正做到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及时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不是去预测一个遥远可能的将来。根据顾客的需求,ZARA的生产、运营管理者和设计师们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将来流行的服装款式会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布料,大致成本以及售价等等问题,并尽快形成共识。然后,设计师们快速地绘出服装的样式,给出详细的尺寸和准备好技术要求。因为布料和衣服上的小装饰品在ZARA的仓库中是现成的,制成样品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同时因为整个团队都在同一个地方办公,讨论、审核、批准也是同样的快。一旦设计款式得到批准通过,生产指令马上出来,立刻按要求裁剪布料。裁剪是在ZARA自己高度自动化的剪裁设备上完成的。裁剪好的布料被运送到由一些小型工厂组成的制作网络中进行缝合。而这些小工厂几乎都位于加利西亚省或葡萄牙北部,约有400个。ZARA为这些小工厂提供了一系列容易执行的指令,这使得他们能快速地缝好衣服并不断地将缝制好的衣服送到ZARA的成衣和包装部门。因此,在其他公司需要几个月时间的工作,ZARA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最后,ZARA高技术含量的分销系统确保各种款式的服装都不会在总部停留太久,服装在分销中心被快速地分捡,装车并送往专卖店,在24~48小时内就能到达专卖店。每一个专卖店每星期收到两次供货,因此生产完成后,服装在最长的运输途中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