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为啥要建个“不赚钱”的医疗AI孵化器?

发布时间:2018-02-0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东软集团将建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即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供相关的医疗机构、企业和科研机构一起来研发医疗AI产品,产品产业化的收益由参与者按贡献分配。然而,构建这个平台的成本极高,并且研究院本身是非营利性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通过研究成果获得产业化收益,这依旧是东软需要探索的事情。
全文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如果本文对您有任何启发,欢迎点击文末评论。
近日,东软集团公开表示,东软医疗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上市前的各项工作,待时机合适将启动上市程序。而就在这个消息发布之前,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沈阳东软软件园正式揭牌成立。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又添一员“大将”。
据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介绍,“研究院成立的初心与目标就是要通过IT技术与医疗行业的融合,为政府、医院、科研院所、医生等搭建一个纯粹的、公益的平台,通过技术研发、跨界合作、学术交流,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刘积仁表示,作为东软大健康产业生态系统中一个非营利性的技术与科研平台,研究院更像是一个“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孵化器,它可以为医学院、研究性医院的学术研究提供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方法论和工具,促进医疗机构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科技产业之间的合作。
与此同时,东软集团旗下子公司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人工智能产品的支持,而其也将通过研究院旗下的项目产业化来获得经济收益。
简单地说,东软集团将建造一个开放的平台,供相关的医疗机构、企业和科研机构一起来研发医疗AI产品,产品产业化的收益由参与者按贡献分配。
◆◆◆
打造医疗AI“孵化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寄希望于通过它来改善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期望人工智能以更低的成本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在刘积仁看来,进军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是东软集团布局大健康产业势在必行的一步棋。
在东软集团的计划中,研究院将专注于人工智能平台、大健康数据平台以及包含支付、医疗服务、医院、科研、健康管理等大健康全产业链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东软智能医疗研究云平台CareVault,以云模式提供AI工具和数据集,不断积累样本数据、构建认知模型,为医生提供辅助医疗与科研的服务平台,为医院等科研机构提供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法论和工具的科研平台,为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平台。
据刘积仁介绍,目前研究院的会员分为三种:来自医院与医学院校或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与科研的医疗会员、负责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的产业会员、从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的技术会员。

▵目前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的会员分为三种

创始会员中,产业会员为东软大健康联盟,技术会员为东软集团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李雪教授团队、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等三家。不难看出,在研究院创始会员结构中,东软集团旗下的各大医疗相关产品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平台方,东软在研究院上的投入除了研究云平台CareVault,还包括将于2018年4月开工,12月封顶,并于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建大楼。
▵东软为智能医疗研究院新建的大楼将于2018年4月开工,12月封顶,并于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对此,刘积仁表示,“大健康领域是东软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领域,未来10-20年时间里,东软在大健康领域的投入会越来越大,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此前,东软集团已经为东软熙康“烧了”七八亿元,其对大健康产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具体的运作流程方面,研究院会优先选择大众化的病种,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癌症等,在通过与学术委员会的交流后立项,随后分别从医疗会员、产业会员、技术会员中配置相应的研究人员建立课题组。
据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张霞介绍,目前,研究院已经开展虚拟标准化病人、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研究、北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学大数据研究、脑卒中救治智能辅助流程与规范、省级脑疾病协同救治临床方法与规范、医疗影像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高端智能影像设备应用验证和质量提升、肿瘤临床辅助决策等课题的研究。

▵目前,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已经有9个在运营项目
与此同时,研究云平台也聚集开放了包括:2017年Kaggle竞赛肺癌检测数据、PTB诊断心电数据集、Physionet心电数据集、乳房X光片数据集、宫颈癌筛查数据、皮肤黑色素瘤影像数据集、肺结节影像数据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数据集等在内的医疗数据集。
在研究结果的知识产权方面,刘积仁表示,“原本是谁的产权就谁拥有,比如研究云平台的知识产权归东软集团所有。而由各医疗会员与产业成员联合承担项目的知识产权由联合方共同所有,在发表论文与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的应用,通过项目立项书中明确表明产权归属。”
此外,刘积仁强调,非会员使用平台,需要向研究院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意味着如果有非会员机构想要使用东软的智能医疗研究云平台,它只能付费和成为会员二者择其一。
◆◆◆
做平台,左手专家右手数据
东软集团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并不算早。在它之前,包括BAT、科大讯飞等巨头以及Airdoc、依图医疗、翼展影像等创业公司在内的一批玩家已经在市场上“圈地”。
与这些企业类似的是,东软集团在数据和人才方面都不具备布局医疗人工智能的绝对优势。因此,东软集团更倾向于打造平台,左手抓住医院的数据,右手抓住科研人才,将二者结合产生的科研结果产业化。
“对于有技术的学者来说,他们缺少的是数据。而对于有数据的医疗机构来说,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好的研究平台和相应的研究人才。”刘积仁解释到。健康点发现,东软智能研究院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会员责任,其中就包括:会员要承担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的、脱敏的医疗数据和选派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研究的责任。
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例,目前中国相应的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这就造成了医疗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选择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李雪教授的团队合作,该团队在基于文本发现、知识图谱建立的领域有多年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东软集团自身原有的产品也将在数据和人才上提供支持。据了解,东软在大健康产业布局较早,其业务涵盖医疗信息化、社保、医疗设备、健康管理等方面。
在区域卫生和医院信息化领域,东软累计服务医院客户2000余家,服务全国诊疗4.6亿人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覆盖人群超过7亿,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在医疗设备方面,其子公司东软医疗服务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
在健康服务领域,其子公司东软熙康的云医院覆盖的服务居民超过3000万,已与宁波、太原、沈阳、秦皇岛、贵州、海南等多个城市开展合作。
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其子公司东软望海在HRP、医院成本一体化、医疗卫生资源监管等领域也具有一定优势。这些都为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
产业化路径尚未走通
对于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来说,完成研发只是第一步,将研发结果产业化才是真正要闯的难关。目前,产业化面临的两大难题分别是:难以与行业深度结合、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总的来说,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路径尚未走通。
从与行业结合的角度来讲,科研成果需要临床的检验和训练,从而进一步完善功能。但是由于价格、成熟度、医院接受意愿等不同原因,目前市场对医疗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不过,刘积仁提到,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是可以应用在东软集团体系内的产品上的。比如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方面的研发成果可以应用在东软的影像设备上。一些医疗人工智能辅助产品可以应用在云医院中,从而为基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人工智能在医疗费用管理方面也可以发挥作用,这就在保险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刘积仁提到,无论是医保还是商业保险都可以受益。
从盈利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十分诱人,但却缺少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尽管腾讯、阿里、百度这样的巨头纷纷闯进战场,然而却没有一个项目提到自己在人工智能医疗项目上是盈利的。
以阿里健康为例,此前,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也曾对媒体表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尚未走通。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领跑者, IBM沃森已经进入测试流水阶段。目前,Watson for Oncology肿瘤辅助诊疗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美国、荷兰、韩国、泰国与印度等多国落地临床。就其在中国的运作模式来看,IBM选择通过代理分销商去打开市场,如此一来,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按照目前其在中国每人每次不低于5000元的收费标准来看,或许可以实现盈利。
来源:健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