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压力下,药企如何夹缝求生?
发布时间:2018-09-06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8月28日讯 7月23日,辽宁省的一则预警通告将原料药价格暴涨推上舆论焦点。虽然造成原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罪魁祸首当属行业垄断。如今,包括原辅料在内的成本压力让药企不堪重负,而在此情况下,国家却强推“降药价”,各方面严格控制药品费用。各方压力之下,药企该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值得思考。
价格暴涨,成本杠杆成重担
近段时间以来,“扑尔敏”成为一个高频热词,被各路媒体争相报道,据称,扑尔敏近一个月涨价58倍,从400元/公斤涨到23300元/公斤。该报道源于7月23日,辽宁省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发布辽宁省易短缺药品2018年第2号预警预报的通知》。该通知称,通过对有关生产、配送企业核实调查,有17种药品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
其实不只扑尔敏,维生素、肌苷等原料药价格也是涨势凶猛,严重影响到相关药企的正常经营。对于此次原料药价格上涨,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认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大致可分为三个,第一是国家的环保要求相较于过去更为严格,原料药生产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二是用工成本以及税收;第三是如今原料药可以形成行业垄断。而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则表示,这次上涨完全是人为原因,主要是由某些原料厂家或者中间商的商业垄断行为造成。
对于涨价最终所得,王恒说道:“如果是原料药生产厂家的生产改造导致价格上涨,便没有什么收益。但若是行业垄断,那就会跑到极少数的市场操作者手里。”
针对此次价格上涨,业内明显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原料药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另一种认为,涨价幅度过高,已影响到下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相关政府部门应果断出手。
在王恒看来,这两种都有可取之处,其中政府应过多干预是正确的。只有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但前提是不能形成行业垄断这种黑市场行为,一旦形成,政府就应该早些干预。“总的来说,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企业竞争环境,同时更要严厉打击非市场操作行为,如行业垄断。这才是政府的‘两只手’,一软一硬,如此才能让市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药企竞争性,从而抑制价格上涨过快。”王恒说道。
而朱勇则表示赞成政府应果断出手这一观点。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大背景下,竞争才具有意义和价值,而市场监管总局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管理公平竞争。因此,政府应果断出手,若是放任,将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若日后造成一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普药被垄断,最终受害的将是老百姓。
对于当前原料药的涨价幅度,朱勇表示这已不在药企承受范围内。“根据普遍预测来看,涨价50%-100%都能算正常范围内,属于适当涨价。当然也有特殊的,可能有一些会涨到2倍或者5倍,但是超过5倍以上的都算不正常。”朱勇如此分析。同时,药企还面对非常多的成本上涨,如人力资源、原料、辅药、包装等。目前来看,除了药品价格下降,还没有其他东西下降。
王恒也表示,原料药价格上涨、药品价格一路下滑、医院二次议价等几个杠杆都让药企无力承受。另外,除了原料药上涨,药企还要面临环境要求,用工成本,三大成本上涨,药企不堪重负。
大浪淘沙,抓准方向求发展
各种成本上涨让药企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然而在此情况下,药价反而是“降”声一片,相关政府部门打出的“医保准入谈判”、“集团采购”、“带量采购”等组合拳,直指“降药价”。“涨”和“降”给药企造成压力重担。
对于如何化解这两头的压力,王恒指出,很多药企都快压垮了,如此情况下,企业应有两个应对方向。第一是开源,找到各种各样的增长点,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从而增加利润;第二是节流,降低各种损耗,通过提高生产、销售、管理等效率,降低相对应的成本。
朱勇对此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生产角度上,药企应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人工成本,通过加速设备升级,提高产品产能及生产效率。销售角度上,扩大销量,通过增加销量来降低和分摊成本。另外,药企还要拓展新的终端,如零售终端等。
除了含原料药在内的成本压力,两位专家还分析了药企如今所面临的其他压力。王恒指出,第一,招标采购;第二,国家一昧地降低药占比;第三,国家要求医院实现零差率,医院反过来同药企二次议价;第四,医保控费;第五,辅助用药减少使用;第六,两票制、药房托管等也是药企如今面临的压力。
在如此多的压力之下,王恒建议应从四个方面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
第一,研发。原料药涨价很少影响到独家的产品,都是非专利药,药企现在的研发应该渐渐地往专利药的方向走,这样面对的政策约束也相对较少,研发的方向也应从追求品种多转为追求品种精;第二,生产。原料供应是生产成本的其中一个,他还包括除原料以外的一系列可控环节。在这方面有很多改进空间;第三,销售费用,药企最大的一块费用就是销售费用。药企可提高营销费用的使用效率;国家在高端市场和基层市场的投入不一样,药企应跟上国家的战略性转型,做基层市场来提高效率;销售人员的技能提升;加快合理的商业布局,加速商业资金的回笼等。第四,内部控制。内控改进相当于降耗,降耗就是利润的提升。可应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提高内部管理能力。
“实际上,药企所面临的压力就是转型升级。”朱勇说道。转型升级有以下三点,第一,生产上为保证产品内在质量,就要进行生产设备、人员素质、思想理念等的转型升级;第二,由于两票制,药企销售面临很大压力,亟须转型升级;第三,为与国际接轨,国家对于研发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投入的成本也越大,药企面临研发的转型升级。
面临如此多的压力,药企需要去适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各方面的升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样才能在这次大浪淘沙的过程中生存下来。总的来说,虽然国家各方面要求的提升给药企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包含政策和市场因素,但这些因素都是应该有的。当然,这次不正常的涨价确实不该出现。
对于此次原料药涨价,有观点认为其暴露了新医改的短板——只重视凤头,不重视凤尾,一味降低药价导致诸多连锁反应,再加上企业经营本身的成本不断上涨,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会因此被拖慢。对于这个观点,两位专家都表示不赞同。
王恒表示,原料药涨价对医药行业发展会产生影响,若不及时调整治理,还会有蔓延趋势。不只西药,中药原药也存在垄断。若让这势头蔓延,势必影响一大批药企效益,从而影响行业发展。但若说行业发展速度会被拖慢,就有点危言耸听。
行业发展到相对的阶段,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就行。而谈到不会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原因则有两个。第一,未来医药行业所辐射的人数不断在增加;第二,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医保无论是品种还是总金额都是在扩大的。人数的增加,医保投入的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这些都说明医药发展不会被拖慢。“原料药上涨、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等这些过程,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王恒说道。
国家5000多家药企势必要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才能筛选出优秀的企业,以便更好地发展。而对于原料上涨问题,相关部门也要进行认真的调研,积极予以纠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相关部门一定会处理好这个问题。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