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一、医药行业概况
1、医药行业的定义及分类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我国医药产品收入结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化学制剂占31%,化学原药占27%,中成药占21%,生物生化产品占8%,医疗器械占7%,中药饮片占6%。
2、医药行业现状
医药产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
从2003年至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产值从3103亿元增长到10382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22.30%,高出同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超12000亿元。截止至2009年底,我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以上的制药企业共计6807家,其主营业务收入共计9087亿元,从业人数共计160万人。如下图所示: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在国际医药市场全面恢复以及国内医药市场大幅扩容的情况下,国内医药行业进出口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虽然目前国际市场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竞争力仍不可小觑。而随着我国医药行业出口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加上稳定的国内环境以及新兴市场复苏步伐的加快,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前景保持乐观。2011年全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双速”复苏的特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医药市场仍蕴含巨大的潜力,一系列新政的出台将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资本和研发将继续助力行业成长,但“微利化”将成为医药外贸发展的常态。据了解,中国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0年将超过美国、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
二、医药行业的特征
(1)医药行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型特点。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相关学科包括医学类、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口腔医学类、临床检验类、药学类、公共卫生类、中西医结合类、中医类。细分学科有生物化学、解剖学、细胞学、遗传学、心理学等上百种学科。
(2)高投入、耗时长、高产出。药品研发耗资大、耗时长,据统计,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需要花费15年,耗费8亿-10亿美元左右。由于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新药一旦上市,高额的价格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利润回报。
(3)高风险。在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分析、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受理、审评、行政审批、注册上市、售后监管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诸多复杂操作环节。以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报和审批为例:由下图得知,即使在申报审批阶段,流程都及其复杂,因此可推断药品从研发到上市充满了淘汰风险。
(4)发展快、竞争激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医药报告显示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产生了对医药行业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增长,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药品市场和全球医药发展最快的市场,持续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根据医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数据,2011年中国医药产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8.5%,2012年1季度医药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完成产值 3840.3亿元,同比增长22.7%。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一)医药行业发展迅速。2003至2009年间医药行业产业规模从204亿增长到850亿,增长率在16%以上,高出GDP增长8个百分点。在迅速的发展中将呈现如下趋势:
(二)药品价格在招标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药品价格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是完善药品招投标制度,目前药品招标以省为单位,各省都有自己的药品招标政策,从安徽省实施的基本药物双信封制度到广东省的药交所模式,药品价格在招标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增幅为19%,较2011年的29%和2010年的28%大幅降低,同期医药业利润总额增幅为18%,较2011年的23%和2010年的39%大幅降低。  
(三)外延式收购扩张是医疗器械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外延式扩张是医疗器械企业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一是新产品研发周期长,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所有品种的研发,外延伸收购是企业快速成长和培育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二是不同医疗器械领域研发技术差异大,外延伸收购也是企业实现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0月份,整个医药行业并购交易数目为121起,交易金额为428.37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并购规模就超过了2012年全年,医药行业第二次兼并重组潮来袭,在本次兼并重组中,民企取代央企成为舞台主角。2013年前10各月医疗服务行业共发生了59起对外并购,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0%,涉及金额达到160亿元。2013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器械板块共10家医疗器械公司发布了67份对外投资和资产并购公告。
(四)药品标准逐步出台,监管趋严,将保证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这不仅是保证和提高中国制造药品的质量的需要,也是中外标准接轨,促进中国制药更好进入主流国际市场的需要。监管趋严必然催生医药行业洗牌,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痛在一时、利在长远”,这对于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五)新法规的出现将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传统药企仅仅靠价格战、资源战、人海战进行恶性竞争,在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品牌诉求、品牌传播、终端促销上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代的竞争就是利益集团和合作团队的竞争,只有跟合作伙伴一起合作逐步在统一品牌的指导下,进行渠道的变革和资源的有效组合,才能真正促进和推进品牌的升级和提升。随着中国新版GMP和GSP质量标准认证的全面铺开,加上出口委托加工政策的完善,中国药品监管趋严的趋势不可逆转,这将促使企业加快重组与转型应对政策风险。
(六)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医药行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成为发展的障碍,接下来将从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流通秩序、产品质量、进出口结构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医药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医药行业市场评估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大型企业423家,只占总数的11.7%。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
大多数企业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2000年,我国医药工业销售额最大的6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是35.7%,而世界前20 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全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60%左右。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较慢。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1)新药创新基础薄弱,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医药科技投入不足,缺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
(2)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 “仿制”产品。老产品多、新产品少;多数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不高,工艺落后,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3)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
(4)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有些产品如庆大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1、甲硝唑等制剂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生产。
(5)我国已是国际上原料药生产大国,但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大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制剂技术落后,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
3.医药流通秩序混乱,集中度低。以2003年至2008年医药流通前三强企业占全国医药市场的份额为例:
由图可知,虽然五年间,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但截至2008年三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仍只到20.08%,由此可看出行业集中度不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新的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加上生产领域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多数品种严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乱,治理任务艰巨。
4.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性能较差。我国自己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数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而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需进口。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医疗卫生高质量的要求,产品返修率与停机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不稳定。  
5.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从对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来看,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出口附加值较低、污染较重的化学原料药及常规手术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而进口价格昂贵的制剂及大型、高档医疗设备的进出口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迟缓,特别是缺乏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
五、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人口结构老龄化、医疗体制改革、药价改革等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下图为例:2000年至2009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据预测,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到12.8%,总人数将达到180万,必将导致医药产品的需求增加。
2.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为医药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及报销药品的分类,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药使用。
4.药品价格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是完善药品招投标制度,药品价格在招标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六、医药行业发展建议
针对上文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现阶段问题及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华恒智信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速新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我国医药龙头企业具备资金实力雄厚、消化吸收技术能力强、规模化生产水平高和市场营销网络完善等促进医药成果快速产业化的优势。一方面要大力提高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新药研发的能力,开发出一批高水平生物新药。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也拥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的试验阶段的新药,为达到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变为医药商品、缩短新药进入市场时间、及时收回投资的目的,应在转让药证和实施战略联盟上做出选择。中小型医药生物技术公司在开发出新产品后,支持其与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销售能力强的大公司以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分享各自优势资源,以达到快速研发、规模生产并成功营销的目的。
2、选择好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学习发达国家医药企业成功经验,实行集中化和差异化相结合战略,将力量集中在几个细分市场服务上,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立足本省实际,主要集中力量开发与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相关的药物及产品,产品类型包括基因重组治疗类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类药物、疫苗类产品、核酸及核酸类似产品、生物诊断试剂类产品及现代中药等。
3、培养造就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优势互补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要建立一支教授型企业家队伍。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市场意识的科学家,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意识和团队精神。要有既具备一定生物科技知识,熟悉市场,又善于集资和融资的管理人才。  
4、大力推动生物医药外包产业发展,分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国际医药大型制药企业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比例越来越大。我国应积极扶持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外包研发和承担外包工程,不仅可以节约新药研发时间和成本,还可从中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以哈尔滨医科大学等5个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机构为重点,发挥其研发特色和优势,扶持其开展承担外包研发业务,不断提升品牌,打造国际知名度。以哈药集团为重点,以生物医药科技园区为平台,加强与国际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合作机制,为企业开展生物医药外包产业,委托外包开发和承担外包制造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医药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整体特征为技术密集、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发展快、竞争激烈。我国医药行业同时面临的问题包括:行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新品少,结构不合理等也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相信随着新医改、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的普及与推广,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支持、GMP\GSP标准的铺开,医药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我国医药行业会逐步实现生产体系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的目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