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冲突加剧,但贸易战仍可避免
发布时间:2018-08-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过去数周,一系列事件令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离全面爆发更近了一步。如果目前提出的所有威胁变为现实,那么中国经济的短期损失将接近GDP的1个百分点,3到4百万个工作岗位可能受到冲击。更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外部冲击可能打乱中国目前积极的改革进程。相对来说,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的损失将小些。然而,试图进入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和低价生产平台的美国跨国公司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
一、什么是贸易战?
想到全面贸易战,会引起一种条件反射:即,鉴于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害,我们理所当然要避免这样的情况。但是,目前我们已经经历了几轮贸易冲突升级,一个普遍的疑惑是: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一场贸易战?如果没有,冲突变成战争的临界点在哪里?
笔者认为,简单来说,全面贸易战以主要经济体之间严重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为特征,会造成对全球经济持续的伤害。具体而言,笔者提供四点定义:
1. 对增长和增长预期造成长期的实质性损害。当前美国增长势头强劲,欧洲、日本和加拿大虽然今年年初增长疲弱,但这种趋势只是暂时性的。中国经济目前显示出一些增长放缓的迹象,但这是由于国内的去杠杆政策导致的。所以说,全球经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贸易担忧造成任何增长减速。但需要指出,这种风险正在不断提高。
2.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严重升级。目前为止,美国开征的惩罚性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小。真正的危险是关税战的不断升级。若美国加码对中国2000亿美元(或甚至5000亿美元)的出口施加关税,加上中国的可能回应,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就会令人堪忧了。
3. 贸易壁垒持久化。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最新威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些关税被执行的可能性不低。但是,即使执行了,如果贸易谈判有突破,这些贸易壁垒也可能随时解除。所以,这可能还是讨价还价或谈判战术的一部分,只会带来一些短期的负面影响。但如果高关税成为常态,贸易战的危害就会变得持久。
4. 谈判破裂。即使施加关税,造成经济损害后,持续的积极协商仍然意味着有避免持久贸易战的可能。最糟糕的情景是协商完全停止。当然很难想象美国和中国会完全停止对话,尤其是因为双方存在许多贸易之外的双边协商领域。但是,缺少切实、有诚意的冗长协商也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损害。
满足以上四个特征的贸易战会严重挫伤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但,即使没有爆发全面贸易战争,不确定性也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害。
过去数周,一系列事件令我们离全面爆发的贸易战更近了一步。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贸易总代表已经拟定一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的新清单,并警告,如果中国选择进一步征收报复性关税,则将制定另一份2000~3000亿美元的清单。
虽然贸易战风险加剧,但笔者认为,只要双边贸易谈判能够继续进行,中美仍有机会避免最坏的情况。因为,在根本上,两国都希望支持经济发展,所以仍存在协商空间。
二、美国视角:行业和地区受影响更大
笔者认为,目前已经开征的额外关税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然而,对于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且依赖于中国的美国公司,其承受的影响可能严重很多。
美国经济受影响有限的原因有二:
第一,已经开征的关税只是很小程度上逆转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自由贸易趋势。
美国确实在与自由贸易渐行渐远,但是,尽管开征的关税具有实质性的负面意义,但却远非完全逆转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所有自由贸易政策。这从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的演进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美国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征税,加上对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会使美国的有效平均关税率从目前的1.5%上升到2%,但仍然远低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5%。
第二,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6年的估算,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自由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每年约0.2%,至少近年来如此。所以,即使美国损失部分自由贸易的利益,其短期影响有限。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研究发现,自由贸易是美国进出口量在过去二十年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根据其估算,如果没有各种自由贸易协议,美国的贸易可能比现在减少四分之一以上。但是,对于美国国内的净效益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此,笔者目前还不打算因为关税价码调降对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但若贸易纠纷进一步升级,将会考虑。
在通胀问题上,关税加征后的第一年内通胀率必然会提高,这样的由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应该被视为暂时性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壁垒可能降低资源分配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加剧结构性通胀。但笔者认为当前的关税并未严重到产生这样的通胀。
美联储官员的观点和笔者一致。他们承认贸易战的风险上升,但这一因素尚未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实际增速预测:2018年2.8%,2019年2.4%)。美联储官员目前采取观望态度。在最近一次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官员们重新阐明了他们对逐步加息的意愿。看来,贸易摩擦对增长和通胀前景的威胁尚不足以阻止人们对逐步加息的信心。
然而,贸易壁垒对行业、地区,以及美国跨国企业的影响会大很多,因为贸易壁垒往往针对特定商品和地区。例如,相比起一般美国行业,钢铁行业以及严重依赖于钢铁的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明显的影响。
另,大型跨国企业通过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获得了巨大利益,美国跨国企业拓展了客户基础和资源。这些利得并不总是令美国本土经济受益,至少不是直接受益。美国跨国企业构建了巨大的全球员工群体,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效益。增加贸易壁垒可能会严重损害美国跨国企业的商业利益,这对全球股市影响很不利。贸易冲突升级可能造成美国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消费市场受限。种种不确定性和限制可能会导致这些跨国企业重新评估未来的投资决定。
三、中国视角:影响可控,改革进程不应受阻
笔者认为,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征收关税对于中国经济增速影响有限。尽管50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当于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35%,但这些出口值中中国自身的增加值贡献尚不足GDP的0.25%。再考虑到全球产业链生产的特征,这些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出口的价格弹性可能明显小于1。加之,一些中国出口商也可能还会找到美国之外的其它市场。最终的影响可能仅略高于GDP的0.1%。
然而,关税征收面若扩张至2000亿美元或甚至5000亿美元,那负面影响就不能忽略不计了,但也并非不可控。短期影响可能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5%或接近1%。这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3~4个百分点)相比,仍然小得多。可能造成的就业问题也将比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小得多。据多项研究估计,当时1500至2300万个岗位受到冲击。
不过,就业仍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估计,出口行业直接雇用约3000万员工,占城市总就业人数的9%。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30%可能直接影响到出口行业200万人的工作。如果不采取任何缓冲政策,直接和间接影响一起可能波及300~400万就业。由于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近90%,因此这些被波及的劳动力将大部分来自于非国有部门。
在就业压力下,中国政策制定者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完全合理。然而,笔者认为,如果同时搁置改革进程--尤其是削减产能和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并转而大规模信贷刺激措施,这将对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失。希望这些来之不易的进步不会因贸易战威胁而止步。
四、全球产业链受到冲击
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争会伤害到所有人。负面溢出效应有两个重要的传导渠道:一是,中美这两大经济体的需求下滑,拖累世界贸易;另一个同等重要且可能更快速的传播方式是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
笔者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出口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宏观层面上,亚洲经济体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以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而言,中国台湾对中国出口的附加值贡献超过其自身GDP的2%,从而对美国需求的间接风险敞口最高。其次是风险敞口超过1%的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
在企业层面上,以美元计价,日本、德国和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附加值贡献最大,特别是如果美国选择以资本品、电子产品和汽车这些行业作为征收关税目标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主要股票市场都对贸易紧张局势高度敏感。
五、总结
在最近的关税谈判中,特朗普的强硬态度更多是为了施压让对方做出更大让步。然而,这一策略有点像玩火。如果真的提高关税,将对经济体和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害。因此,笔者仍然认为,中美两国有机会避免一场对全球经济带来持续损害的贸易战。
如果目前提出的所有威胁变为现实,那么中国经济的短期损失将接近GDP的1个百分点,3到4百万个工作岗位可能受到冲击。这样损害并非无足轻重,但仍然可控。笔者更加担心的是这种外部冲击可能打乱中国目前积极的改革进程。
相对来说,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的损失将小些,也许这是美国政府强硬施压的理由之一。然而,试图进入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和低价生产平台的美国跨国公司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贸易和非关税限制可能损害这些企业将来的利润增长空间。对于那些总部在美国、但从中国出口的全球公司来说,受到的影响可能远比美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更加深远。
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会波及到很多经济体和企业。中国是全球价值生产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之一,而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出口制造业在这样的产业链上联系最为紧密。在企业层面,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值有相当的贡献。因而,一旦中国出口受挫,他们都将被殃及。
来源: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姚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