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巨无霸”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发布时间:2017-09-05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8月25日,经过中铁十一局集团建设者历时32个月的艰苦奋战,由铁四院设计的亚洲最大市政交通综合体工程——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成功封顶。
“巨无霸”综合体?这绝对不是吹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巨无霸”工程的神秘面纱吧......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既有光谷广场下方,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约合21个标准足球场,集3条地铁线、2条市政道路和地下公共空间于一体的五线交汇布局,如此体量的市政综合体目前国内首屈一指,国际罕见。
该工程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180万方,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量;基坑底面开挖深度达34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中心圆盘区有近2000根钻孔桩,是普通住宅的40倍。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大。
在工程施工中,武汉地铁集团、中铁十一局集团和铁四院等参建各方,与有关科研院校强强联合,大胆进行工艺工法的创新,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方案,多项施工技术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光谷广场综合体由于结构立体交叉、空间层次复杂,每个角度看到的车站轮廓都不竟相同,施工图出图量至少是一般地铁站的4倍,且精度不够。他们通过BIM数字化信息仿真模拟技术,对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单项和单位工程信息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处理,将传统相对零散的平面设计图变为模块化、模型化、立体化、可视化的3D模型图,从而为每道工序精准施工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工程基坑内临时混凝土支撑体系接近2万方、最大支撑梁长达100余米、砼方量大、净空高、拆除难度大,传统的拆除方式不能满足现场工期及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他们经过多次调查、反复论证,采用孔内高段位、孔外低段位的微差延期起爆技术,进行爆破法拆除混凝土支撑梁的施工方案,至少节约工期6个月,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实现最优交通功能出发,该工程在设计时,铁四院设计人员巧妙地在三层空间内解决五线交汇,设置贯通的地下一层作为地铁换乘和交通层,简单便捷的实现逃生疏散、消防防灾,同时与周边商业互相联通;将9号线站台与鲁磨路隧道置于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夹层,形成一种独特的地下大厅高架站台的空间布局。
武汉光谷广场综合体建成后,将有效地缓解光谷转盘的交通压力,并通过综合体地下空间作为纽带,实现周边地块商业互通,提升商业人流的便捷性。同时也为今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来源:中国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