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医疗工程建筑 数字化走向引领行业
发布时间:2018-02-06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一、行业定义
医疗建筑是以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为目标的用来支撑社会医疗、保健和福利制度的建筑设施。包括作为医疗功用的普通医院、专科医院、诊所;作为保健功用的疾病预防中心、保健中心、体检中心;作为福利功用的疗养院、老年福利设施等建筑及建筑群。
图表1:医疗建筑工程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医疗建筑行业现状
(一)医疗建筑市场规模
近年来,在国家医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呈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9万个。与2016年10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减少1151个,其中:医院增加138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49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7178个。
图表2:2010-2017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对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的投资,我国新建医疗建筑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此外,新建医疗建筑很多是集门诊、医技、病房、科研、办公、后勤供应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单一功能的建筑已很少。同时,由于建设标准的提高,医疗建筑的规模和面积也在增长,出现了十万平米以上的单个建筑,甚至几十万平米的医疗建筑乃至医疗城。
2008-2016年,医疗机构建筑面积稳定增长,2016年达到了48195万平方米。
图表3:2008-2017年中国卫生机构建筑面积统计(单位:万平方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医疗机构数总量统计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9万个。与2016年10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减少1151个,其中,医院3.0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4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3万个。
图表4:2013-2017年中国医疗机构数及分布结构(按种类)(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各主办单位来看,社会办医疗机构数占较大比重,为49.07%,个人办和政府办依次位列第二和第三,占比分别为34.78%和16.14%。
图表5:2016年中国医疗机构分布结构(按主办单位)(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趋势
(一)建筑智能化
医疗机构现代化、高效化的另一大标志就是医疗建筑本身的智能化。建筑师在规划设计医疗建筑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在建筑中揉合安全、高效、舒适、节能和易于管理等特点。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为建筑物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和舒适的使用环境,并实现了全系统的节能,提高了建筑物运营的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智能化的医疗建筑集中了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功能和信息,形成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协调统一、便捷高效,是未来医疗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表6: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监测内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医疗数字化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信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以医疗费用为中心的医疗体制改革必然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处理的要求,都决定了“数字医疗环境——数字化医院”应运而生,这对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所倡导的医疗质量、医疗效率的提高,以及改善医疗服务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使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对医院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表7:数字化医院的构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服务人文化
此外,今后的医疗建筑设计将越来越重视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特质,使之与城市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医疗建筑是“治疗疾病的机器”,更是“关怀病人的建筑”,设计它的目的是为了使病人康复并获得人性化的空间感受,而不仅仅是容纳冷冰冰的医学仪器。未来的医疗建筑设计将更趋向于功能与空间、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使对病人的人本主义关怀真正体现在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趋势下,医院节能更应该提上日程,绿色医疗建筑应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再生等几个方面。建设节能型的绿色医院不仅仅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也可以减轻社会对医疗卫生的运行维持成本的负担。这无论对医院、设计者、运营管理者,乃至社会来说都有现实意义。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刘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