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基建项目投资放缓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8-04-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近期,包头地铁在建项目临时叫停的消息被披露出来。据悉,包头地铁8月已停工,原因是由于包头地铁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超过300亿元,投资额与该市财政收入不匹配,建议节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2016年,包头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1.2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15.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支出仅为13.2亿元,在建地铁以40%资本金计需支出超过120亿元,密集开建地铁确实会让包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当然,这还未将日后包头地铁运营客流一旦不及预期所需向ppp投资运营者支付的财政补贴部分计入在内。
事实上,近期国家发改委并未批复任何城市地铁建设规划,地方发改委在审核地铁投资项目时也更加趋于谨慎,下半年以来原本热闹的全国轨道交通ppp市场一下冷静了下来,轨道交通PPP招标城市短期骤减。不仅如此,为治理建筑类央企过度参与PPP项目,国务院办公厅近期还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财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筑类央企累计对PPP项目投资不超过集团净资产的40%,其他央企比例不超过20%。
本轮全国地铁建设热潮始于2014年,至2016年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复了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为有效促进轨道交通建设,相关金融定向支持政策如国开行专项债券政策也适时推出。截至2016年末,全国获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达43个,开通运营的城市已达27个,运营里程已超3100公里。按此前年均规划批复、开工和建设速度,预计2020年,符合国家建设地铁标准的城市将达50个,全国轨道交通投资将达万亿元,地铁里程数将达6000公里。
地铁项目短期频繁上马的原因在于,地铁开工可有效带动钢铁、水泥、电力、装备制造等上下产业链,同时可大力促进就业,据统计每公里运营地铁可至少带动60个以上就业岗位。当然,地铁建设仅仅是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方面,毕竟轨道交通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仅为3%左右。2012年起,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就持续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到2016年末,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已达到25%。因而当时加大基建项目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经济过快下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就业。
在各地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的带动下,2014年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被稳定住,就业任务同样达到预期目标。但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后遗症同样不小。一是地方债务总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虽然表面上地方债务增加幅度并不大,但其实部分是通过融资平台完成的,体现在非金融企业中的国有企业杠杆率不断上升上。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就显示,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由2010年的119.9%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170.8%,2016年小幅下降至166.3%,其中国有企业是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的主力。二是投资效率出现了下降,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在高位,但资本形成却未出现同比例上升,如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59.6万亿元,但GDP支出法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仅为32万亿元。三是对民间投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挤占,由于全社会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政府基建投资加速并未有效带动民资跟进,导致2016年末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一度下降至3%左右。四是受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我国财政扩张是信用创造带动货币创造的一个重要途径。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建投资加码的经验,其对经济快速拉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国家城镇化率快速上升期,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百废待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可有效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节省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比如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居民对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高速性有较大需求,此时加大力度修建公路、地铁可以节省居民出行时间。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至楼市泡沫破灭前,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常年维持在15%高位,经济增速同样维持在10%左右高位,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二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基建投资加码充当着特殊期间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作用,如美国在“大萧条”期间为稳定经济,基建投资增速一度达到25%。
由此可见,加码基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要么是在城镇化率快速增长阶段使用,要么是在经济出现困难时当作临时性工具使用,如果长期将基建投资作为常规工具使用,则可能出现当前日本经济表现出的经济下滑、政府债务高企等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速已呈现下滑态势,带动整体城镇化率由提升发展转向低速提升阶段,东部城镇化率基本饱和,中西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中西部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财力不足问题,如果短时间内中西部快速上马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可能会引致债务风险的进一步加大。
进一步分析,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经济的陆续出现,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已由2013年末的46.7%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5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因而未来我国GDP增长率保持在6%~7%就可以轻松实现每年新增的1300万就业任务,这也就是经济步入高质量增长阶段的一个体现。因而,经济在新常态下也不再需要像2014年那样短期快速上马大量基建项目为经济托底并带动就业。
综上,无论是从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从城镇化率步入慢速增长期以及对地方债务的担心角度看,未来基建项目投资逐步放缓是大势所趋,也只有如此,经济才可能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转型才能顺利完成。
来源: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