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频繁对股市表态 金稳会作用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8-07-1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上周,最重大的一个财经新闻莫过于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研究了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监管工作节奏和力度、发挥好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重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并部署了近期主要任务。过去一个多月来持续下跌的股市本周开始止跌企稳。应该说,这是继央行行长易纲不久前就股市问题接受记者采访后,又一个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信号。
易纲此前在上海表示,近期股指下跌“主要受外部冲击和投资者情绪影响”,他提示投资者“保持冷静,理性看待”。 他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资本市场有条件健康发展,他对此充满信心;中国内需市场、内生潜力巨大,能够应对各种贸易摩擦;人民银行重视外部冲击影响,采取措施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他还特别提到“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央行行长反应如此快速地对股市波动发表谈话史所罕见。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公布了金融委主要成员和协作单位成员名单。这说明“一行两会”体制下,金融监管部门横向纵向的协同反应更快捷高效了,中央银行的牵头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了,与市场的沟通对话更积极透明顺畅了。
在复杂的风险定价模型中,当人们没有清晰的概念来正确评估系统的安全阈时,极易出现群体性的“认识癫狂”,人性是不完善的,总在恐惧和贪婪的钟摆之间,人性的弱点必然在金融市场上得以映射,市场有时会过度亢奋,有时会陷入绝望。当金融市场在极端压力下运行时,极易出现不可控的风险事件。由于市场自身的不成熟、投资者的不成熟,当市场自动稳定机制受到削弱而失灵时,如果任由市场恐慌性的卖盘高峰来进行惨烈的修正,流动性会被掏空而枯竭,导致休克、崩溃和萧条。金融市场的所有管道都是互通互联的,当危机电光火石般地触发时,会迅速波及所有管道,所有相连通的管线都可能烈焰冲天。当市场处在艰难时刻,需要一个庞大的安全网来拯救从自由市场体制的漏洞中跌落出去的人。信心是金,监管当局通过积极的市场沟通与对话,消弥市场恐慌,提振市场信心,以防止猛烈的内外冲击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这时候,央行的表态往往具有特殊的威慑力,它代表的一种无限量的流动性支持,只有在发生重大极端事件时,才启用这个特殊的主权信用的“爆破筒”,2015年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时,我们用过这个爆破筒”。三年后,形势更加微妙而复杂。
在市场出现危机讯号,外部冲击的风险不断集聚,通过积极的改革化解风险,保持内部的平衡和稳定是负责任的监管者应尽之责。危机时刻不能首鼠两端,而是要直面问题,真诚负责地与市场沟通。全球各地的监管当局对宏观金融政策的解读和沟通方式不同,但危情时刻,监管者保持市场的透明度、公开性,赋予稳定市场的责任、力量和勇气是克服危机所必需的。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20周年,次贷危机10周年,最近重读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先生的《居安思危》,他在书中回忆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港府从特首到各部门首长的艰难应对之策,特别大篇幅讲到金融监管当局为保证市场透明度,每天保持与市场顺畅沟通互动,对稳定市场产生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他在书中说,“危机时刻,金融监管当局与市场的沟通有异常庞大的讨论空间,有做出实际行动的需要。”“作为负责香港货币及金融体系的政府官员,我有责任解释各项政策,及时管理市场预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时刻,中央银行等权威机构必须向市场发出清晰的讯息,保持好与市场顺畅良好的沟通,这对维护政府公信力、可信度及金融体系稳定尤其重要……金管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我本人)自发在金管局网页上发表观点和文章,希望藉此尝试向公众解释有关货币及金融课题。有些观点未必人人认同,但能够利用崭新的资讯科技,广泛和直接地向公众传达讯息,实在是上佳良机,并可藉此协助政策之有效执行,这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相信我应该是首名政府官员利用网络平台,与市民大众沟通,亦很高兴及后其他政府官员纷纷仿效。”
可能出错的事情和完全不可能出错的事情主要区别在于,一旦完全不可能出错的事情最终出错了,这个错误往往无法挽回或者根本无法补救。次贷危机后,反危机的联合“作战指挥室”成员几乎都写了回忆录,回首如何度过那段艰难的至暗时刻。历经多次危机的格林斯潘写出了《动荡的世界》、伯南克写了《峭壁边缘》,格林斯潘、伯南克、保尔森…..这些世界最有权势的财经阁僚深刻检讨繁荣的年代创新无度、监管放纵所导致的市场失控和危机时刻全球信用主动脉的崩溃。回忆如何从总统和国会手中接过应对危机的“火箭筒”(无限授权),如何设立“作战指挥室”,如何集体亮相向总统和国民宣读紧急状态下的金融改革方案,“那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决策行动”。许多方案在出台前,要有多种预案的沙盘推演。在峭壁边缘和无尽的黑暗中,这个优秀的团队带领国家走出至暗时刻的坚定的改革决心、果敢行动的勇气、国家和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自觉足以彪炳史册。特别是在重大的风险事件处置时,其操作层面疱丁解牛般的细至入微,严谨作风让人难忘。关于接管“两房”,伯南克回忆说:
我们讨论了财政部应该为“两房”的债务和担保的证券提供哪些形式的保障措施,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抵制接管,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它们抵制,就会产生很多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因素,那么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期内,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接管两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难以预期的,比如很多小银行大规模持有“两房”的股票和债券,我们担心接管之后“两房”股价、债券如果继续下跌,那很多小银行会破产。我们需要消除围绕“两房”的任何一种不确定因素,在施行外科手术时,要避免下不了手术台的“在线修复”方案,从而避免更大的金融动荡。幕僚团队紧张地评估接管方案对市场可能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的“作战方案”不断完善持续了一周。9月4日早上8点,来自财政部、美联储等危机应对部门的核心团队决定,“我们跟两房摊牌的时候到了”,“发射火箭筒的时刻已经到来了”,我和保尔森还预先演练了我们要对公众发表的讲话。次日一早,在白宫和财政部隔壁的联邦住房金融局总部,我和保尔森召来了“两房”的首席执行官。保尔森铁青着脸宣布,先生们,政府将立即接管你们这两家公司。
保尔森表示,与申请破产倒闭不同,接管可以确保这两家公司能够在房地产市场上继续扮演关键的支撑角色,有利于保护“两房”债券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人,从而避免全球范围内更大的金融恐慌的发生。保多森表示,财政部将为这两家公司注入必要的资本,以维持它们的偿债能力。我在讲话中强调了经济金融形势的严重性,指出接管“两房”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然,书中也回忆在处置另外几家百年投行时他们如何闭门商议危机应对的种种细节,“我们考虑选择在一个周末,在毫无预警或者不走漏风声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难度肯定不小,我们要考虑到每一种可能性。” “发射火箭筒的时刻已经到来”,“我们要考虑施行‘外科手术’后如何止血”,为防止市场骤然休克而进行“在线修复”式的危机管理,从而避免全球范围内更大的停摆和金融恐慌。
金融体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信心和信用,而它们的基石是信息透明和沟通的顺畅。任志刚、伯南克、保尔森的书中一再强调,预期管理非常重要,而预期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融监管当局与市场的及时有效、正确的沟通互动,以消弥市场的误解和恐慌。20年前的香港。10年前的美国,它们的反危机经验对我们亦有诸多启示。内地监管部门如何在危情时刻及时与市场和投资者进行沟通互动,减少投资者的误读误判和恐慌至关重要。近几年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汇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宏观面去杠杆化过程中,都出现过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症或者反应迟缓沟通不及时,引发市场过度恐慌,严重失血后代价和教训都十分惨痛。金融市场的诚信透明和公众对市场的信任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健全的金融体系依赖公平交易、责任感和信息透明度三大原则。危情时刻,勇于面对,正视问题,敞开心扉,坦诚沟通,听取市场声音,可能的风险和在线修复的危机应对预案都要有,不做驼鸟,把头埋在砂子里,不言不由衷,不文过饰非,不此地无银,不王顾左右,不首鼠两端,积极坦诚与市场对话。人类过去一百多年间,每一次次关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文献,都是伴随着金融恐慌而写就的。因此,危情时刻,政策层面不得不面对时,必须加强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众志成城,团结并凝聚民心比黄金还宝贵,监管者言出必行的承诺和信用比黄金还宝贵。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要防止一再失误、不会沟通、不敢沟通,或者霸王硬上弓的灌输式沟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给市场造成更大的恐慌和混乱,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贻误战机,掉入“塔西陀陷阱”。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出现积极变化,但当前一些市场仍然持续低迷。经济体的健康如同人体,没有百毒不侵的体质,当一些病症已经很显性了,必须勇于面对,而不是讳疾忌医。美国次贷危机前,财长盖特纳勇敢地对公众说:“也许我们无法预测这次危机何时到来,但我们必须准备。我们可能会面临一场风暴。”要切实加强市场预期管理,监管当局要坦诚地学会与市场正确沟通。监管者要有边界意识,这种沟通是建立在尊重并敬畏市场的内在规律,真正保护最广大的投资者利益,真正实现“三公”。简单机械地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政治正确”不是讲政治。要深入细致地把握金融市场内在的运行规律。我国市场主体韧性强,国内巨大规模市场的回旋空间广阔,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诸多有利条件,对此要有信心。但是,我们的市场自身发育不成熟,监管体系还处在改革完善之中,仍有许多地方需要磨合。我们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有些风险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必须以更积极审慎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总体上要用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矫正各种偏离。所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预期管理非常重要。在市场和规律面前,我们要懂得谦卑,要敬畏市场、敬畏市场的内在规律。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陈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