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领域2016年度热词盘点
发布时间:2016-12-2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进入年末以来,盘点类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如最近关于网络用语年度热词的盘点就让”蓝廋香菇“、“洪荒之力”、“猴赛雷”等词语再度活跃起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食品工业领域2016年都出现了哪些热门词汇。
食品工业领域2016年度热词盘点
智能制造
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这是世界工业从1.0到4.0不同时代的鲜明特征。如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巨头正积极抢占“智能制造”的风口,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让制造更聪明”。伴随《中国制造2025》决策在各领域的部署开来,智能制造成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前进的方向。
2016年,智能制造在食品工业领域持续升温。从设备的智能化改进到产业的智能化管理再到产品的智能化追溯,这些无一不展示了智能制造在食品工业的活跃度。
明厨亮灶
明厨亮灶指的是通过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的建设,让消费者可直观看到菜品的切配烹饪、冷食类和生食类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同时,食物的加工烹饪间、专间、专用操作区域、清洗消毒间等也公开展示。
为了切实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让餐饮服务单位后厨从幕后走到前台,2016年,全国各地纷纷将明厨亮灶提上食品安全监督的日程,中国一度刮起了“明厨亮灶”的风潮。
3D打印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近年来,随着该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3D打印食品的出现一次次打破了人们对食品的传统看法。
2016年,随着3D打印加热炉、3D打印煎饼机等设备的出现,3D打印引发了一次新的潮流,人类寄希望于它能更加贴近生活。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已实现3D打印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打印果冻、巧克力甚至各种造型的食品都成为了现实。
食品安全快检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忧心忡忡。为提高全国各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确保群众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食品安全快检应运而生。
虽然早在几年前,食品安全快检就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但由于前期技术、设备的相对落后,食品安全快检没能在社会顺利普及开来。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利好以及科学技术助力,食品安全快检活动成为食品安全监督领域一项常态化内容。
食品溯源系统
通俗的来说,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是是一套利用自动识别和IT技术,帮助食品企业监控和记录食品种植、加工、包装、检测、运输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询机、电话、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消费者的综合性管理和服务平台。
同食品安全快检相似,食品溯源系统的出现目的在于给消费者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饮食环境。据悉,2016年,此词汇一经出现就在果蔬、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为我国食品安全创建增添了无限动力。
冷链专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食品冷链逐步在我国得以建立起来。食品冷链指的是不易保存的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贸易全球化的加剧再加上人们对食品新鲜度要求的不断提升,食品冷链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就在今年,为了全面提升食品冷链物流能力,我国开通了多列食品冷链专用列车。如2016年5月20日21时33分,120吨北部湾“生猛”海鲜搭乘79680次列车从广西防城港站出发,70小时后到达北京大红门站。这标志着广西防城港至首都北京的海产品冷链专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同样地,今年10月12日,X8044次中欧班列(武汉)顺利抵达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机后第一位平板车上放置着一只恒温集装箱冷藏车,装载着来自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的高温灭菌液态奶。随着冷链专列不断开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食品贸易活动将一路轰鸣。
跨界、融合
近年来,跨界融合一直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
据悉,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要求培育国有企业融合发展机制。在国家政策及工业互联网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食品机械企业也在将跨界融合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课题。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