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元素 让建筑传承“乡愁”
发布时间:2018-02-12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设了大量的城市建筑。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乡村地区在同时期的建设量却是城市建设量的4倍。如此庞大的建设量在短期内完成,带来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乡村特色丧失、乡土风貌趋同。乡村在努力追赶城市发展步伐的同时,忘却了有着5000年历史的农耕文明的精髓。这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留住乡愁”的政策舆论导向下,如何让乡村更像乡村、如何保留和传承乡土文明等一系列问题备受关注。
乡俗文化重要的承载物是建筑,乡村建筑的营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乡俗文化物质空间形态——乡村建筑的塑造,营造适应乡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场域,并通过场所精神的塑造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的回忆、重拾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或许是新型城乡统筹背景下传承乡俗文化并使其适应时代语境下当代生活方式的要求从而使乡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途径。
在地域和历史中寻找设计切入点
通过乡村建筑营造适应乡俗文化的环境,不能仅从建筑本身的建构逻辑和建筑美学上入手,还应更多地从建筑与场所及文脉的关系入手,在乡村的地域和历史片段中寻找设计的切入点,通过合理的建造形式和空间关系为人们提供一种重新认知场所文脉及历史文化的途径。
当代乡村建筑大致分为三类:一类由农民自建,这类建筑大多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是大量简单建筑单体的粗糙复制,文化空间无从谈及。第二类是由专业设计机构照搬城市建筑模式设计建造的。营造的文化空间、场所空间也是城市化的,无法与乡村生活和乡俗文化真正融合。第三类是少数有识之士结合乡村自身特点,将建筑与乡村的肌理、文脉、场所和地域性充分结合起来并从中寻找设计元素,形成了植根于当地的、为村民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建筑。这类建筑给乡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在乡村地区具有生命力。因此,在当代乡村营建中,设计师如能建造出具备文化场域特征的乡俗文化物质空间,将为乡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挖掘乡土元素进行地域性建构
体现乡土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牺牲环境舒适性,而是要在满足现代适宜性的前提下对乡俗文化进行发掘和提升,尤其是利用原有的、传统的建造材料、建造方式和建造逻辑进行地域性建构,通过建筑物质形态的表达延续传统乡土文化。
在具体地域性建构中应根据乡土文化的特征进行挖掘。例如:苏州的水乡婚俗有着明显地域特征。由于当地水网发达,接亲采用的是水上流线。在沿途经过的桥头上人们聚集同庆,上岸后走三桥后进入木原堂摆宴。在这一过程中,水乡桥头便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桥作为物质空间形态的存在,本身起到的是交通功能,而在婚庆过程中则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成为乡俗文化重点体现的场所。婚庆必经之路上的桥,尤其是新郎、新娘上岸后的三桥,毛石的台基、青石板的桥面再配上象征各类寓意的雕刻,乡土文化气息便在无形和有形之中传递出来。木原堂则是另一种苏州乡村地区摆宴的基本建筑类型,传统的木原堂由木结构简易搭建,采用模块化的木板拼接,用后拆除。尽管使用时间不长,但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却是最为重要的乡俗文化展现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木原堂的原形很多已经被转移到固定的宗祠或乡村礼堂中,尽管形式各异,但都成为水乡婚俗完好的承载场所。原因就在于建筑环境本身特有的乡土气息完全不同于城市中的酒店,青瓦白墙、老旧的木头、长满青苔的灰砖路、毛石砌筑的矮墙……爆竹响起,高朋满座,便构成典型的婚俗场景。为保护和传承水乡婚俗,苏州临湖镇设计了一处现代水乡婚庆场所,现代钢木结构配以传统的灰瓦白墙和各种地域性的乡土元素,在满足现代婚庆使用需要的同时,让人们能够在水乡场景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多元主体协同为乡俗文化提供保障
乡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乡村的自组织系统环境中尤其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乡村文化场域下的多元主体内涵丰富,既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也包括社会民间团体;既包括乡村社区主体,也包括广大的文化受众;既有文化的传承者,也有产业运作下的投资者。多元主体协同是乡村社会环境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传统文化保护的核心是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思想不统一、行动不协同,文化传承很难进行下去。通过建立多元主体间有效的合作机制,能够将乡俗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复兴有机地协调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
总之,乡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乡土环境和乡土氛围的构建与营造。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乡土建构使传统文化拥有适宜的生存空间是传统乡俗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途径之一。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胡旭明 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