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产业开发格局走向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9-06-19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1月12日,第八届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开幕,文化节将持续至2月20日。
文化节设置精品展、产业论坛、生产基地观摩等环节,为业内人士面对面交流、探讨壮大蜡梅产业措施等提供了一个平台。
蜡梅在宋代才开始从梅花中区分出来,并正式命名为蜡梅,自此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薄如蝉翼、色如蜜蜡,这是我们对蜡梅的传统认知。作为冬季开花的稀缺优良园林植物,蜡梅在色、香、姿、韵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不过,中国花卉协会蜡梅梅花分会主席张启翔认为,与梅花、茶花、荷花等传统名花相比,当今国人对蜡梅仍“知之甚少”。
文化节期间,通过观摩、交流,《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感受到,虽然蜡梅品种推广的大众化程度还不够,但产业开发在国内已打开局面,呈现多元化格局。
园林应用模式日渐多样
“蜡梅花朵小,花相较疏落,单株花感不强。与其他植物搭配,结合起伏变化的微地形,形成壮观的蜡梅林景观,具有面积大、品种多、花期长、花感强、花香浓等特点,能形成壮观的花色景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陈瑞丹说。
蜡梅专类园是被业内人士广泛看好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
在鄢陵花博园室外展区,成片蜡梅林目前正值盛花期。今年文化节开幕当日,气温低、大雾弥漫,为游园赏梅创造了一种别样的氛围。
放眼望去,冰凌包裹的黄色蜡梅花缀满枝条,分外晶莹、别致。漫步园区,大片积雪尚未消融。鄢陵县县长李东岭称,真是难得如此真切感受一番踏雪寻梅、雾里看花的意境。
目前,国内已建立了一些大型专业园和旅游区,专类园建设效益明显、模式日趋成熟。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园林花卉中心主任宋兴荣介绍,四川是全国蜡梅分布与栽培中心,目前蜡梅种植栽培面积逾2万亩,年销售总收入1.5亿元。
在四川省,形成了众多知名的赏梅圣地,比如,成都拥有幸福梅林、杜甫草堂梅园,平武县平通镇的印象梅园面积1.1万亩,达州市达川梅博园面积5万亩。这些赏梅胜地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逾3亿元。在全省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蜡梅成为农家乐、美丽乡村的主要花卉栽培品种。全省数千个乡村旅游景点和美丽新村都在大量使用蜡梅。
成都为重现“花重锦官城”盛景,已在总长8.5公里的清水河沿岸绿带上,成片补植梅花和蜡梅。“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古诗描绘的诗意场景正在重现。
蜡梅2013年成为达州市花。据《达州市蜡梅产业发展规划》,2030年达州蜡梅种植面积要达到30万亩,实现年产值2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蜡梅原料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具特色的蜡梅乡村旅游集群。
当然,目前全国蜡梅栽培面积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张启翔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梅花栽培面积250万-300万亩,蜡梅仅10万-15万亩,而蜡梅题材的专类园尚不足30个。
由于发展不充分,蜡梅市场开发潜力为业内人士广泛看好。
普通盆栽产品异军突起
动辄上百年的古桩、精巧细致的造型、令人咂舌的价格,这是一般人参观蜡梅展的基本印象。
在花市上,蜡梅普通盆栽难觅踪迹。与杜鹃、月季、百合等品种相比,蜡梅也缺乏多样化大众产品。国人“知之甚少”,这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次文化节活动安排了生产基地、花卉市场、专业梅园等观摩考察,各种蜡梅普通盆栽令记者至今记忆犹新。
在鄢陵花木交易市场,道路两旁摆放的一盆盆蜡梅盆栽正值盛花期,吸引来往客人纷纷驻足观赏。他们三五成群,对蜡梅盆栽品头评足,无不兴味盎然。
走进温室,一阵阵花香扑鼻、香甜浓郁。货架上,摆满了不同规格的小型盆栽。最小的盆栽仅有一根小枝、点缀着三五朵黄色花朵。“两年生小苗,标价100元。”货主介绍。
来到新科梅园,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温室内,几乎全是普通蜡梅和梅花盆栽。数量巨大的蜡梅盆栽不仅规格齐全,而且花蕾密集、植株健壮,可谓品质优良。
鄢陵为中国蜡梅之乡,目前蜡梅生产面积1.7万多亩,蜡梅重点生产村30个,年产蜡梅近3300万株(盆),年产值2.57亿元。
一直以来,鄢陵蜡梅开发应用以园林观赏苗木生产为主,每年通过当地园林企业外运大量精品苗木,供应全国市场。此外,古桩盆景、造型盆景培育也是一个主要生产方向。
市场上,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蜡梅产品却相对供应不足。
现在,普通盆栽产品的涌现,让蜡梅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可能。
“很多古桩都是野外采集的。如果只培育高端的古桩产品、造型产品,肯定没有那么多资源,对野生资源也造成极大破坏。同时,普通消费者还买不起。很多人都喜欢蜡梅,要让蜡梅大众化、真正让普通百姓消费得起,需要大力培育中低端的普通盆栽产品。”鄢陵县林业局原局长张文科说。
目前,鄢陵蜡梅生产企业、种植户正越来越重视普通盆栽产品生产,力图在观赏苗木生产之外,开创一条同样广阔的市场途径。
从一盆盆蜡梅盆栽前围观的人群中,记者看到了蜡梅大众盆栽产品的市场前景。
切花产品供应更为充足
除了观赏苗木、盆景盆栽两大产品形态之外,蜡梅切花无疑最被寄予厚望。
虽然目前只是作为花材,在插花花艺行业广为人知,但随着产量扩大,蜡梅切花将在花市更为常见。
外冈蜡梅园是蜡梅切花产品生产的佼佼者。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的外冈蜡梅园面积1600亩,是定位于集文娱产业、现代农业、近郊休闲三大平台为一体的特色近郊休闲园区。
走进园区,如同欣赏一幅江南画卷,有坡有水,严寒冬季,满园亮黄,蜡梅飘香。赏蜡梅之外,这里的蜡梅切花生产在全上海也是唯一的,上海花店的蜡梅切花花材基本上都来自于此。
“利用2年生砧木,嫁接5年以上,就可以采收切花,每亩年产量6000枝。”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杜永芹说。
切花采收时间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早晚品种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枝条上1/3花蕾开始绽放,即可采收。”
不同于其他草本,蜡梅切花采早了开不出花,采晚了观赏期大打折扣。对于蜡梅切花采收,宋兴荣如此描述:花枝2/3左右花蕾多层,花瓣松动,外层花瓣有展开趋势,并有5%-10%的花朵开放,即可采收。
结合生产实践,杜永芹还介绍,采收时需花枝末端斜向剪切以扩大切面,增加花枝吸水能力;剪切后,需尽快冷藏或放置在保鲜液中,以延缓衰败;运输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蜡梅花朵易脱落。
此外,作为专业切花生产基地,外冈蜡梅园还推行分级制度,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质量等级严格进行等级分类。
对于专注于观赏苗木、盆栽盆景的生产者来说,蜡梅切花产品显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毕竟,这是走近大众消费者的有效途径。
更优蜡梅切花品种、更多蜡梅切花生产基地,令业内人士甚为期待。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无论是观赏苗木、盆景盆栽生产,还是切花生产,壮大蜡梅产业,技术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张启翔看来,国内蜡梅产业势头稳、格局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育种、生产、应用等环节几乎都有巨大提升空间。
“品种性状变异规律未完全掌握,组织培养和扦插技术不能达到高效水平,标准化栽培、容器化和规模化生产技术不足,品种少且没有规模化品种应用,蜡梅园景观建设水平待提高,切花贮运和保鲜技术未完全解决,蜡梅国际出口未打开局面……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壮大的因素。”张启翔说。
以育种为例,蜡梅目前以黄色系为主。张启翔认为,红色、粉色蜡梅肯定会更受欢迎,也完全可以培育出来。
这一说法得到云南省梅花研究中心主任华珊的响应。她介绍,在昆明黑龙潭公园,早些年从四川引进了一批蜡梅,经常出现明显变异。
“蜡梅常见的色变从花心开始。黑龙潭公园蜡梅色变却从花瓣外缘向内,渐渐变成粉红色。同一花枝,不同花色的花朵很常见,甚至一个节点同时点缀着两朵花色截然不同的花朵,非常迷人、神奇。”华珊说。
“如果这种变异能够稳定,培育出红色蜡梅,无疑尤为值得期待。”华珊表示。
在各地,各种育种、栽培技术创新一直都在开展。
蜡梅为灌木,如何让其性状更为多样?四川农科院开展了蜡梅乔木、速生蜡梅、蜡梅行道树等生产技术研究。
他们从速生品种、种苗来源、定干支撑、水肥管理等方面培育蜡梅行道树,让蜡梅长势更旺,树干挺直粗壮;采用重剪手段,培育的速生蜡梅生长速度为普通蜡梅的1.5倍以上,5年生植株地径可达9厘米。
在其他生产技术上,记者此次参观鄢陵梅园发现,不同于以往主要采取地栽模式,大部分苗木都采用容器栽培技术。
未来,蜡梅产业技术研发有哪些值得发力?在张启翔看来,加大品种变异规律研究,建立蜡梅资源圃和品种圃,着力研发专类品种、切花品种、盆栽品种、高产干花品种等,解决品种化生产问题、做到苗木品种化销售,研发容器苗生产技术、实行不同级别苗标准化生产,突破贮运和保鲜技术瓶颈,都是尤其需要突破的创新技术。
技术创新持续发力,才能引领蜡梅产业壮大。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