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环境变化 物流业如何扩大进口的快车
发布时间:2018-11-21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以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标志,主动扩大进口规模。进口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我国进口商品的比重、结构和流向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将给我国货运物流业带来重大利好。笔者认为,最值得期待的影响是,可能改变外资物流企业对进出口运输权的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货物多以FOB条款成交,运输决定权在国外买方,由于服务的异质性和国内企业海外网络缺乏等原因,买方多会选择外资物流公司。据初步统计,FOB货物占我国外贸运输比例的70%以上,造成海运外汇收入大量流失。自1982年有统计服务贸易数据以来,我国运输服务逆差严重,长期第一位。近年来,由于旅行服务逆差迅速扩大,运输逆差才降至第二位。2017年,我国运输逆差达558.4亿美元,计3771.9亿元人民币,同我国贸易大国和海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配。
笔者认为,若我国坚持扩大进口规模,这种状况有望得到遏制和扭转。因在进口合同中,进口方即国内贸易商和生产制造企业可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决定价格和运输服务的选择。基于文化、合作关系等考虑,国内进口企业有望选择国内物流企业作为全程物流服务商,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运输服务逆差。以下笔者将从货运量、业务结构及海外市场布局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进口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国内物流企业进口业务量的增加。从货类看,中国进口商品主要包括大宗资源类产品、关键设施和高端设备以及品质优良的民生必需品,如生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消费品。除必须适度进口的战略性大宗资源产品外,减少大宗资源产品占比是我国改善进口贸易结构的重点之一。国内物流企业应密切跟踪商品结构的变化,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关键设施设备和高端装备的进口上。这类货物的单位货值较高,从时效上看,除集装箱运输外,采用空运和中欧班列承运这类货物的比例会稳定增长。2017年重点国际货代企业运行监测数据显示,近20家企业空运进口量呈30%以上的高增长;另据统计,得益于回运的货值较高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进口货物比例快速提升,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回程班列分别增长同比123%和100%。而进口冷链食品和高端消费品的增加将给发展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业务带来机会。2017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通关管理系统进口货物的货值共计5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这使得跨境电商物流正成为一些货运物流企业的经营亮点。另外,无论采取哪种运输方式,通关都是货物进出口的必备环节。当前,出口报关价格透明,劳务费低,相对来说,因涉及到货物征税归类,进口环节报关流程复杂且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进口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会给低迷的报关市场带来生机。
其次,进口业务可给国内货运物流企业调结构、促转型带来机会。当前,国内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低,根本原因在于其业务链条短,集成化服务能力不强。如现阶段,我国多数进口货代的业务局限在进口报关和中转等环节,容易产生增值的海外端业务较少。近些年,深圳、义乌、上海、郑州等一些市场活跃地区的中小物流企业抓住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及进口优质农产品和鲜活食品快速增长的机会,通过贸运结合的方式,开始提供进口贸易、运输、报关、保税、分拨、批发和零售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既增加了客户黏性,也大幅提高了利润率和业务量,前景看好。因此,对不少国内物流企业来说,能否将进口业务量扩大带来的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能否及时延伸业务链,提升服务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
最后,扩大进口有望给国内物流企业提升国际化水平带来难得机会。高质量运营进口跨境电商业务需要我们在重点进口区域建立海外仓;客户将全程进口运输业务托付给国内物流企业,能否操作好这些全程业务尤其是海外段业务,关键也在于国内企业的海外网络布局和属地化服务水平。近年来,不少国内国际货代物流企业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走出去”加快海外网络布局,而现在则到了“走进去”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的攻坚阶段。因此,我们应抓住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机会,通过合资、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在海外地区的实体网络布局,在此基础上,还要在进口物流市场需求集中以及物流作业环境复杂的海外区域如欧洲、中亚、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加大资产设施投入,完善网络功能,加紧培养复合型海外人才,通过采取反向营销、国内外协同、进出口并重等措施,遵循“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路径,全面提升国内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