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业不是赚快钱的行当,走出短期主义
发布时间:2017-08-09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最近几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中,连续数次讨论了企业该如何在“短期主义”与“长期主义”之间挣扎抉择。之所以挣扎,必有身不由己;之所以抉择,必有生死之患。企业管理无疑是在“身不由己”和“生死抉择”中徘徊求衡的艺术,陷入“进退两难(dilemma)”的“窘”,求存于“自相矛盾(paradox)”的“困”怕是个逃不出的常态。
而“短期主义”与“长期主义”之争,或许是各类企业组织中最普遍的困窘,之于酒店,则更是最平常不过的纠结。
短期主义与长期主义的纠结
所谓“短期主义”,自然是趋于“急功近利”,着眼与眼前;而“长期主义”则应是致力于组织“可持续”的远期增长。两者的共奉一个“利”字,分歧也出不了一个“利”字。“短期主义”要的是“最快兑现的利”,“长期主义”求的是“长治累增的利”。
“长期主义”的“利”听上去固然比“短期主义”要“高大上”。但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往往并不能在战略层面上自主决定到底去逐哪一种“利”。因为管理者不是投资者,我们是“股东”和“业主”们的“代理人(Agent)”。
代理人与股东利益
根据“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拥有最高权力,并有权要求其代理人(管理者)在行使企业权力时与其自身的期望保持高度一致。代理理论看上去无懈可击,天经地义,但其实却无形中埋下了很多滋养“短期主义”的伏笔。
人们对于“股东利益”的衡量更多是“股东的投资”在单位时间中的回报率。而投资回报率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单笔投资所投项目“自身的运营成果”,还需要考虑投资一个项目的同时所放弃的“另一个最好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这次投资的机会成本)。
这样一来,股东利益对于回报率的要求就很容易超过企业基于其所处行业所应遵循的“盈利规律”。而要弥补“要求”和“盈利规律”之间的差距,则作为股东代理人的管理者就往往会选择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来赢得被迫切要求的“短期利益”。
以酒店为例,在“预算任务当头”的状态下,有多少创新项目会被管理者轻而易举的“砍掉”?是啊,谁都知道酒店的未来很重要,但无奈“今年的任务”更重要。
万达之殇
万达近期打包出售其部分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或许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故事。素以军旅文化著称的万达一向雷厉风行,势如破竹,讲的是铁的纪律和说一不二的目标实现。曾有服务于万达的同行分享,在万达只有KPI,没有人情和想法,得数字者得天下,不得数字者即下马。
这样的“军旅”固然能在几年时间内打造出一个野心勃勃的“酒店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的管理者(代理人)们会服务于他们所辖酒店的“长期利益”还是俯首于“短期利益”?想必任何有过酒店管理经验的同仁们都会心知肚明。
这几年来,人们都在关注万达开了多少家店?哪位大咖入主了万达?王思聪花了多少他老爸的钱打造了瑞华?但是,直到万达打包贱卖以抵资金之困的时候,或许我们才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追逐“短期利益”的文化,到底给万达的酒店带来了什么?
万达的哪家酒店可以堪称优秀?哪个品牌能让人好评如潮?耗尽金山的瑞华又具有多少真正的贵族风骨?或许,酒店本就应该是雅士与匠人的聚集地,而不该变成一队摧城拔寨的急行军。
代理理论的之弊
其实,如果管理者单纯以“代理理论”为绝对的行为准则,实则略去了自身本应当发挥的诸多管理效能。这一方面是对管理有效性的辜负,另一方面也是对股东利益的亏欠。
任何一个企业组织要想获得可持续的“长期利益”,则应当为其所处环境中的各方“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创造价值,即: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合作伙伴(供应商)利益、社会利益。只有当多方利益达到被均衡满足的最佳平衡点时,企业才有可能长期的、持续的创造价值,才能实现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不断创造客户。
反之,如果唯股东利益是从,则管理者很有可能会做“短期主义”的操盘,结果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也会使股东利益不保。
试想,如果在管理中一切唯股东利益为导向,则对员工利益的忽视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流失,对消费者利益的忽视会造成产品品质和吸引力的弱化,对社会利益的忽视会造成企业的社会认同度和接受度的降低…….这一系列的“下行趋势”肯定不能支持股东利益的“一枝独秀”,因而构成了“短期主义”的消极循环。
走出“短期主义”是对股东负责
实际上,相对于奉行“短期主义”,践行“长期主义”对于管理者而言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辛劳的付出。因为权衡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从中找到平衡且可持续的增长点远比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要复杂且困难的多。打个比方,对于万达旗下的酒店总经理而言,共同实现万达酒店品牌的持续增值远比实现每一年的KPI要困难的多。
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更多的管理者才会在潜意识中愿意屈从“股东利益至上”的“代理理论”。一边让股东高兴,一边将自己的问题简单化,双方的日子都好过,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一家企业或许只是职业经理人的“栖身之所”却很有可能是股东们的“身家性命”,本着商业社会中的“君子之道”,管理者却不该因此妥协,为此懈怠。
其实,面对日趋成熟的市场和日益多元化的竞争,“短期主义”的获利空间已在逐渐降低,有些企业可以凭借找到行业的“风口”而一举壮大,但在缺乏各方利益均衡发展的“短视”管理之下,衰败也是“只在朝夕”的事。共享单车的混战角逐也许就是一个“还带着温度的例子”。
而之于酒店,因为大住宿业本就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当,所以力争服务于可持续的“长期主义”,并且用管理能力和管理效能的发挥说服股东和投资者摒弃“短期主义”目光。想来既是我们的“君子之道”,又是我们的“立业之本”。
来源: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