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误区误人子弟
发布时间:2016-10-12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十多年的课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又不得不说我们距离当初制定的理想目标还相差甚远;虽然2011年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并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特别重要。
一,课改不是改掉考试
课改不是要改掉应试教育,而是要丰富完善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千余年应试教育的精髓。应试能力的高低,是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如果要改掉应试教育,素质的高低将会失去最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
1、应试是一种能力。它包含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之中。有竞争就会有考试,有考试就会有应试,应试是对考试的应答和适应,不同的人应对考试的策略有所差异,适应能力有高低,因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2、考试是一种手段。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要通过考试来衡量高低。应试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有民族心理、民族传统、城乡不合理的分隔机制、就业面的有限等方面的根基。人们之所以排挤“应试教育”,是因为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地夸大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惟一标准,导致教育的一切就是围着考试转,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从这一点上来说,应试教育确实需要“改”,但不是完全不要,由于改不掉,所以也就不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假如说应试教育真正有了改变的话,那也只能是测试的形式内容有了改变而已。
新课程把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作为考试改革的重点,进一步合理地体现考试的价值与功能。改革就是要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内容。这样说来,新课程改革不应是对以前的教育的彻底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考什么、怎样考、怎么看待考试结果等等,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课改不是改掉教师的讲授
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完成的学业,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少讲多练、精讲精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之一。但是不能据此就扼杀了教师“教授”这个世界通行,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确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讲授与注入两者等同看待。那些千篇一律硬性规定每节课只许教师讲多长时间的“八股式”做法,那些凡是公开课就一律“动”起来闹翻天的课堂是滑稽可笑的。
新课程不排斥老师的“讲授”,问题是那些知识应该讲,怎样讲。叶圣陶就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和‘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教育教学的各种“方法”,要博采众长,因材施法、因教施法。
三,课改不是一律“自主、合作和探究”
人的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从学前到高中,要经历12-15年才逐渐达到“成熟”。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要达到能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渗透”的过程。因此,不能不分学段一律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教学通常有五种递进式模式,即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从问答模式到研究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愈来愈增强,教师的主导性愈来愈深化,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小学阶段的教学以问答和授课模式为主,渗透和孕育其它模式;中学阶段的教学以授课和自学模式为主,渗透和孕育其它模式;大学阶段的教学以自学和合作模式为主,包容和渗透其它模式;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以合作和研究模式为主,包容其它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问答、授课和自学模式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合作和研究模式只能是渗透其中,孕育其中,不可作为一种普遍实施的教学模式。这是由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当前,合作学习风气甚浓,尤其是公开课,几乎一律采用几张桌子一并,几名学生围坐的所谓“合作”的学习方式,平时则不然。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是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的,现在我们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举措,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最大、最快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等。
但实践证明,它还有费时费力、影响尖子生提高等诸多弊端:分到小组讨论的问题搞得很透彻,展示的效果也很好;分给其他小组的问题就搞不清,吃不透;代表小组展示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性格内敛的学生和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就少;如果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只用三两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则会造成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的结果;准备展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和调控,因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指导……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做到: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进而有效地去引导,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四,课改不是课课都要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学科教学落实“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三者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与载体,离开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就成了“无米之炊”;过程与方法是中介,没有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了“身外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动力机制,离开了情感态度,学生就变成了机械麻木、被动装载知识的容器。因此,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有效地实施完整的目标体系,要通过课堂结构的整体优化来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或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则虚晃一枪,一带而过;或割裂三维目标,将教学过程变成是单独目标的相加;或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成为无所依托的空中楼阁。因此,在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三维目标要整体落实。三维目标不是机械罗列、空洞的说教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任务和问题来整体落实,不能机械地分拆。教学是活动的过程,而活动是整体的、综合的,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多方面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2、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三维目标很难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点,尤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育的长远目标,不可能节节课都得到强硬地落实,它更多的是一种全程的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依据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目标的侧重点。
3、目标不同,学习方式也要有所区别。知识与技能可以使用启发传授式,过程与方法可以多用探究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适合于体验式。将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4、实施过程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长远设计。在实施三维目标过程中,要关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不能将三维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评价脱节甚至背离。三维目标的实施既要从每一节课做起,但它更体现在一个单元、一个模块、一个学期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五,课改不是满堂的“动”而没有“静”
“展示课”,是课改课堂的“闪光点”,也是所有公开课引以为豪的“卖点”。展示课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展示课上,教师分配完任务后,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学生的讲解、点评和反馈。不可否认,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学生才能,是树立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但这种课型也存在许多问题。
1、展示课不是独立的课型。展示课不应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与预习、反馈并列,应寓于各种课型之中。只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就会给师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就会哗众取宠,浪费时间和精力,就会课上损失课下补;不要“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把课堂的有限时间用来扎实地落实传统的“双基”上来,给予师生以更多的储蓄本领的机会。
2、学习需要动,更需要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里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了“静“在整个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吵吵闹闹的一堂课,实际就是稀里糊涂的四十几分种。学习需要兴趣引领、支撑,但是兴趣被激发起来的不是那吸引眼球的花哨,不是那飘渺浮躁的场面,而是知识的本身。
静静倾听,是学生必须首先学会的一门功课,不能只听点皮毛便以为已经掌握了要领,然后便浮躁起来,智慧也会随之流失;静静思索,才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有成就者莫不如此;静静时空,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品味文本、展开对话的机会,以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堂需要动,但更需要静。静是动的基础和保证,动是静的引发和表达,没有静的动是盲目的玩耍,虚假的美丽。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冷热相生、动静结合的;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
作者:武宏伟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