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发布时间:2017-04-06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多问题都无法从书本找到现成答案,十年后 50% 工作可能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我们的教育该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答案是:培养 21 世纪技能,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创新教育。而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有力尝试。
本文介绍了知识构建的原则和技术平台,并且给出了不同学科的实际案例,期望引发老师们对如何把知识构建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里的思考,不同学校层次,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都能够有所收获。
为什么课堂需要知识构建?
为了帮助学生应对 21 世纪越来越复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美国提出了以培养“21 世纪技能”为目标的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21 世纪技能”包括了团队合作,学习如何学习,处理全新的问题,和利用教育科技产品促进学习。其中尤为强调“创新、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等”技能的培养。而在中国,创新教育也一直是教育关键词之一。 2017 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双创”是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显然,着力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主流国家的共识。
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理论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有力尝试。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不是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让学生掌握领域知识或获得特定技能,而是把传统的以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为目的的学习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建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知识创造者,而学习会成为知识创造的副产品。多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从事知识建构,学生在知识掌握、词汇、写作以及包括创造力、协作能力等的 21 世纪技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知识建构理论是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两位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其理论教学法和技术手段已自成体系。知识建构理论认为:
一般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完成一系列任务和活动为导向,学生对为什么进行这些活动缺乏理解和掌控,属于浅层建构主义,而知识建构理论推崇的是深层建构。
知识构建的鼻祖 Scardamalia 是这样定义的:
“社区成员承担起共同的责任来产生和提高知识,以此来为这个增加价值,促进整体的进步。”
它以发展学习社区内的公共知识为目标,认为学生是积极的认知者,须共同承担认知责任。
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 )
知识构建的课堂到底和传统课堂或者其他现代课堂有什么不同呢?具体怎么实现知识构建的呢?知识论坛是一个学生可以在上面发表想法,构建知识的在线平台,是实现知识构建重要工具。
知识论坛的设计处处体现以观点为中心的思想,其首要目的是把观点物化为可供所有人操作的对象。知识论坛是一个非实时的语言交流平台,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页端登录知识论坛,把自己的观点以记录的形式发表在知识论坛中。一个简单的笔记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想法的体现,笔记通常从发现一个问题出发,并在一些“支持性标签”的辅助下,进行想法的扩展,如理论的细化,收集证据,论证,字面意思的阐释等。这些笔记和每次修订都会被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可以被检索、评论、引用和修改。
知识论坛把记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在视窗中组织呈现出来,学生可以自由拖动记录的位置,按自己的方式组织视图,这也为多样性的观点形成创造了条件。相比较一些结构固定的思维脑图(例如鱼骨图),知识论坛类似于树状图,结构可视化更加灵活。知识论坛还支持记录之间的相互引用,允许学生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增建新的观点。在多元观点的基础上,知识论坛还提供了升华”’功能,即在多个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更综合更统筹的观点。有时候还会邀请“专家”(大学教授,家长或社会团体组织成员)一起参加网上的讨论,来确保这些想法是基本上正确的,共同承担知识构建的责任。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回到家之后继续修改笔记,这样也延展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因为知识构建的目标是使一个团体整体的知识朝前更进一步。这需要找到整体团体知识的局限之处,然后一起通过讨论,研究,综合和评估这些想法来超越自身的局限。
作为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知识构建以及其在线平台 KF 知识论坛,发源于加拿大,在欧洲(荷兰,德国等)被广泛研究和使用,从 2000 年开始已经在香港多所中小学校被采纳使用。
知识构建的四大原则
不同于其他教育科技产品,知识论坛更加关注对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构建,这体现在知识构建的几大原则上,而这些原则(代表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他们的笔记写作(言语)体现出来。知识构建的重要原则和技术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两者组合起来才能推动更大的改变。
使用知识论坛使学生也更加富有想象力,可以不断超越自身的知识界限,而不是重复性劳动。知识构建创造一种共享的智力资源,提供了不同于任务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的另一种选择,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的系统性的互动,从而持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需要完成任务或项目,但它不应该仅仅是重复性的,或者模糊了本应在第一位的目标。
虽然知识构建原则非常丰富,但是有一些尤其重要。所以,下面罗列出了一部分重要的知识构建原则和与之对应的技术,让教师们通过了解知识构建的重要原则如何和技术结合,更好地利用所在环境平台,提升知识。
>>原则 (1) 学生是积极的认知者
不同于传统课堂中依赖教师,学生需要自己来完成建立活动框架设定目标、动机、进行评价,和制订长远计划等问题。作为积极的认知者,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协商讨论,找到别人想法的闪光之处,处理观点间可能的冲突,建立观点之间的联系,持续发展各自的观点,以此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发现。
知识论坛为了帮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建立不同观点间的联系,提供了用于支持高级知识过程的 “支架”,例如“我的观点是”、“我需要理解”、“新证据”、“一个更好的观点是”等,它们反映了认知过程中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发展观点的不同方向。
实际案例:英美文学课上,Tracy在她的笔记里面提到,自己从同学Navin和Wilson的笔记里面得到启发,Navin和Wilson把“eternity”这个词解释为“人的肉体可以消亡,但灵魂是永恒的”。这是她不太明白或者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这让Tracy明白其背后隐含的佛教教义,而引发醒悟这点的是Navin和Wilson对此的相关讨论。
>>原则 (2)持续改进观点
和以传授“正确”的知识为目标的课堂不一样,在知识建构中,所有的想法都是平等的,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想法的质量,条理性和实用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开放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敢于尝试冒险,表达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暴露自身知识的局限性,给出和接受别人批评。知识论坛也在技术上,支持观点的不断修正、改进和提炼。
>>原则 (3) 社区知识与协同认知责任
和以学生的个人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不同,知识建构以社区知识的发展为目标,因此团队共同的最高目标,和个人的成就一样,需要得到鼓励和嘉奖。团队成员有价值的想法,共享的责任,可以使得整体的知识能够更进一步。这也是区别辩论和知识构建的地方,辩论的目标在于辩论一方获得压倒性优势,而知识构建强调不完善的想法是可以被提升的,知识是可以被共同提高的。在知识论坛这个开放,协作的工作空间里,社区成员关系阅读别人笔记,在此基础上发表看法,引用联结不同的观点,这些行为便是协同认知责任的体现。
>> 原则( 4)观点的概括和升华
创造性的知识建构需要发展出具有统筹性的观点和原则,这意味着学生要学会对多样,复杂,杂乱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超越浅薄或者过分简化的想法,争取达到更高层面的理解。知识论坛为了支持这一过程专门开发了“升华”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收集相互关联的观点,放入一个升华短文中加以概括,提出更复杂的观点。在知识论坛,学生需要把不同意见结合起来,简明扼要说明其中重点,还需要从不同笔记中,整理出一些较原有的问题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我们可以鼓励或者启发学生进行更多以下的思考:
想想怎么更上一层楼吧!
我肯定我们缺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们怎么才能超越现有的想法呢?
不会那么简单吧
案例:在《蝇王》这篇小说的文学分析课上,同学Wilson的笔记写道:“好的领袖应该是Jack和Ralph 的结合,我同意 Maggie 的观点,Jack 具有冒险精神,但正如 Irene 所说,Ralph 也具有 领袖的特质比如长远的眼光和策略,总的来说,我认为好的领袖应该兼具这两者”。Wilson 的笔记内容较原有的问题更加具有代表性,促进了后续对其他同学在更加广层面对好的领袖 的多方面要求的讨论。
融合各个原则的教学案例
老师眼中的知识构建是什么样的?一位刚刚接触知识构建的国际学校老师给出的答案:知识构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学会问自己一些大问题,并且能够学会小组协作学习。我们需要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并且能够看到帮助其他人学习,其实也是帮助自我的一个过程。如她提到的,知识构建需要“小组协作”通过提问来进行,强调”共同责任“而不仅仅是“一言堂”,正也是知识构建的重要原则之一。
事实上,知识建构这几条原则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补充的,以下是一个融合各个原则的教学案例:
秋天到了,教师提醒学生们开始观察树叶。这体现了学生首先从一个真实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在几周的自主观察记录之后,学生们意识到了包括温度变化、下雨、刮风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在这个专题的第一次讨论中,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所有观点记录下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共同决定把“为什么树会落叶”作为他们下一步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去公园里观察树叶,拍照并记录。有的学生还主动把收集的树叶进行分类,标上名称和类别,并带回教室和同学分享。最重要的是学生会意识到自身想法的变化,纠正自己之前有一些错误的理解。
教师表扬了这一行为,并告诉学生这样的认知努力对于整个班级更好地了解树叶方面的知识是有贡献的,这样,学生便逐渐培养起了协同的认知责任。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把问题带回家和父母讨论,在旅行中也不忘观察和收集树叶并带回班级讨论,体现无处不在的知识建构原则。学生有关树叶的每一个观点,无论正确与否都被看作有价值的。各种观点在班级内不断进行讨论,并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观察和实验不断验证和提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建立观点之间的联系,并综合起来得出更全面的解释。
在进行有关树叶变色的知识建构对话中,即便低年级学生也开始讨论一些高级的观点,引入一些如氧气、叶绿素等他们通过讨论难以理解的概念,这时就需要适时引入权威资料,帮助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对话中来,教师可以借助形成性评价工具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班级内的社区网络形成情况,发现遇到困难的学生。不仅如此,在参与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后,教师也会发现自己对“树叶为什么会变成不同颜色”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体现了对等的知识发展原则。(见配图一,二)
配图一:学生的讨论形成的笔记图谱
配图二:学生课后总结形成的学习档案运用知识构建的原则组织线下教学
虽然知识论坛是是实现知识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利用这个平台或者教育科技产品才能实现知识构建。事实上,通常在使用线上知识论坛之前,老师应该通过一些简单的线下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构建的过程:
活动包括:
用彩色的Post-it制作知识墙:艺术课上,针对“是艺术还是垃圾”这一问题,老师让学生用Post-it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最终把这些代表观点的post组成了一幅彩色的知识墙。
中文课上,要求学生针对“春节的变化“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理解,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剪下海报上有代表性的图片,然后一起拼贴在彩色卡纸上做成海报。如同在画廊欣赏作品,学生们边看边给出评论和建议。
学生还可以用脑图协作,进行知识构建。比如英文阅读课上,针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经典读物,让同学调动先有知识,利用搜索工具,完成包含关于作者,情节,主旨等问题的脑图,然后再进行对深层次文本的解读和文学批评。
1、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关于情节,主旨等方面的问题。
2、然后小组讨论选出每个方面最值得探讨的1-2个问题 (是一个比较观点的过程),放到 知识论坛上面继续进行深入讨论。
3、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并且尝试着去提升自己之前的观点,不仅仅是 停留在事实层面。
4、学生可以尝试搜索课内课外的资源电影,歌曲等,或者访问一些知名作家或者评论家, 通过了解专家的想法,来提升自己的观点。
5、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6、学生进行观点的总结,以及整个过程的反思。
以上协作活动成功的首要步骤在于,引导学生朝向有意义的思考和提问。但是问题在于,通常学生并不会主动提出这些问题,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老师可以给到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几个合适的问题,集中性地就这些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老师再引导学生基于目前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渐渐地学生就可以在没有提示帮助下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比如生物课上,关于“繁殖”的课题有一些非常常见的思考模式:“XX如何工作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提出更多类似的问题:
避孕药的药理是什么?
注射激素是如何治疗不育?
有花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利用社交媒体知识构建
有观点认为,不同于相对封闭的知识论坛,在社交媒体这种”大广场“的平台,真实的环境下,学生更加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因此对任务的投入度也会更高。前面提到在知识论坛中“支持性标签”,并不是启发学生进行一些知识构建唯一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中也可以做到知识建构,并且更有利于构建学习社区。
有一位香港国际学校的老师就提出了用Twitter来进行知识建构: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就一个问题发表意见和观点,学生在发推文的时候,输入类似知识论坛中的“支持性标签内容”(#MT = my theory, #INTU = I need to understand, #NI = new information, etc),这些”支持性标签”既可以支持学生思考,更可以方便老师分类整理信息,更好更方便地分析和评估学生知识建构的情况。
来源:芥末堆网
作者:徐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