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应该是有根的,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8-04-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艺术学习不是要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成就,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和经历本身,收获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气质、审美、修养。这些东西和分数比起来似乎不那么硬,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没用。
这是一场音乐会引发的专访。
这场特别的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当天有五个乐团上台表演: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还分A团(高水平团)和B团(预备团)两个团。
而且,每个乐团规模都不小,其中有一个节目是交响乐团A团与民乐团共同演绎《敦煌》一曲,偌大的舞台已经无法容纳两个乐团的成员。
这些成员全部来自一所学校。问题是,一所学校何以打造出这么多学生艺术团体?学校校长万玮回答:这些乐团都不是学校刻意打造的,而是在独特的校园文化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教育中的“有用”和“无用”
话题从艺术教育的功用开始。虽然学校艺术团众多,表演水准很高,但在万玮看来,艺术学习不是要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成就,重要的是孩子成长和经历本身,收获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气质、审美、修养等等。这些东西和分数比起来似乎不那么硬,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没用。
对于“有用”和“无用”,万玮讲过一个故事。
学校搞二十周年校庆时,一位校友要捐资设立奖学金。这名校友2011年高中毕业,当时二十三四岁。
校友告诉万玮,他本科是在英国读的,花了200万。毕业的时候,他的银行账户有300万,他把200万还给家长,还有100万结余。
如何赚的300万呢?有一次,他发现英国酒吧的音响比国内贵三倍,回国时他搞了一套音响带到英国,做成第一笔生意,赚了2万英镑。
后来他又意识到,供中国留学生娱乐的地方很少,于是开了卡拉OK厅。之后其他城市的留学生也找他,他就开了连锁店。毕业时,他把店铺转出去拿到300万人民币。
这位校友对万玮说:“万校长,我很感激您。当年念高中时整天游荡,有一次我从高中部游荡到校长室,那天我头发有点长,穿着不得体,被您看到,和您顶撞,被带到校长室。没想到您并没批评我,只是说,如果天气冷,穿件毛衣再穿上校服,然后就放我走了。”
万玮回忆说:“那时我是校长助理,并不管高中,脾气还暴躁。很庆幸当时没对他发火。这个孩子又到美国读了研究生,回国开了三家公司。”
“这孩子无疑是同龄中的佼佼者,他在我们学校度过三年,这三年我们到底给了他什么?他今天的成就,有多少是学校给的?”想来想去,万玮觉得,可能学校这三年允许他到处游荡,是给他最大的财富。
“他亲口讲,学校有一点很好,允许学生游荡。以前的学校是不允许的,老师一看见他游荡就批评。比如看见他打球,老师就会问怎么打球啦?他说作业做好了。老师说作业做好了怎么不求上进,不能做点其它题吗?但在我们学校,只要把安排的事做完,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万玮由此引申出,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些东西看似无用,其实有用。游荡看似无用,实际给了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艺术看似无用,实际上为孩子的审美、修养、高贵品格等打下根基。
欣慰的是,家长和学校在价值判断上是一致的。分数要不要?当然要,但是大家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只看分数,而更注重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
克制“从上到下”的冲动支持“自下而上”的力量
万玮认为,好学校应有更大的追求。如果学校只搞一样特色,孩子正好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当然很好,如果不感兴趣呢?因此,我们要保留多种可能性。
“比如艺术学习,一定要基于兴趣,和志同道合的团队互相激励,才能走得更远,但有些东西,你无论如何激发,孩子也不感兴趣——那就换别的东西。关键是,一定要给孩子可选择的空间。”
不仅要给孩子们宽松自由的环境,也要给老师宽松自由的环境。
万玮说:“学校要淡化行政的力量,尽量克制一点‘从上到下’的冲动,去支持一点‘自下而上’的力量。”
在具体操作层面,教师相当重要。一件事情,如果教师自己想做,就会做得非常好;如果是自上而下的命令,教师只当任务来完成,就会打折扣。教师和孩子都愿意做的事情,要呵护它,说不定就能从小苗长成大树。
以学校的艺术团为例。这个艺术团最初就是几位老师自发搞起来的,走到今天,也是一个自我生长的结果。这种旺盛的生命力状态,反倒不需要校长关注太多。
学生、教师,这是学校的两个主体。在学校,教师要退后一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成长;校长要退后一步,给教师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创新。
那么,学校要做什么,校长要做什么?那就是服务,提供机会和土壤。
仍以艺术团为例,学校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更多的是给政策,比如提供外出演出的机会,帮寻合适的兼职教师,支持乐团家委会的创办等。不过,这些帮助都有一个前提:艺术团先提出需求,学校再去满足,确保发展的动力始终在艺术团内部,是内生性的。
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东西是有根的,有根的东西生命力才顽强。如今学校学生社团上百个,基本都是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形成了多元的校园文化。
万玮说:“当你往后退,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发展成长就是你要的结果。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果,而不是你强势逼迫的结果。”
教育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完整表现的生活
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只有一门学科,那就是完整地表现生活。”
在万玮看来,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是把学校与社会割裂开来的。“有哪些课程、哪些东西在生活中是单独的学科呈现?没有。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活,而完整生活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关注点一定是学生。”
很多人对于学校的关注着眼在课程建设。万玮认为,课程建设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课程建设只基于教师,学生就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他看来,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还应该是课程的生产者。
不仅如此,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也必须时时更新。“很多课程完成一个开发周期要两三年,环境早已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信息科技,有些知识进入课堂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淘汰了。这样的课程就变成了刻舟求剑。”
万玮认为,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关注教师、关注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变化,未来课程的生成性更加重要。目前,学校有些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课程,正在努力打破课堂和生活的界限。比如初中语文组的老师们带孩子们去秋游,就生发出了一种“语文实景教学”。
初三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初三的眼看那秋日的花、木、草、叶”,然后效仿古人,追着秋光、写点雅趣,纪念四年中学的最后一个秋天。
而六年级的一堂数学课则把数学与真实的理财行为结合起来。
六年级数学第三章百分比的应用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明的妈妈将3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这3000元到期可以得到多少利息。
初中部数学郑老师从这道题出发,结合本节知识的教学重点设计了“千元理财计划”:周末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银行存一次钱,获得一张储蓄清单,研究存款清单,了解相关的银行专业词汇并寻找本金、利率、期数、利息、税后利息、税后本息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谈谈自己的千元理财计划。
这些做法就是把学科和生活的情境结合起来,知识可以和现在或未来的生活场景建立连接,有连接就有生命力。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有根的,是生长出来的,是多元的,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万玮校长期待未来有更多有根的,带给学生更多生活真实场景的学校。
来源: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