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减负”,还得釜底抽薪
发布时间:2018-04-08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今年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显示了中央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就是教育培训机构野蛮生长。教育培训机构与择校需求相连,实施超越课程标准的“提前教育”,利用制造焦虑和饥饿营销等手法“绑架”家长和学校教育,极大地加重了学生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强化应试教育价值,加剧教育不公,成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一些培训机构相继成为上市公司,为资本所驱动,一些出格的逐利行为不仅违反教育规律,也有违公序良俗。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揭开了新一轮“减负”的大幕。上海市、成都市和各地已经出台配套的管理办法,教育部也将出台相关政策,探讨建立负面清单制度。
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成为教育生态的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强有力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也需要内涵建设,通过行业自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和不作恶的道德底线,并向社会公开承诺。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育培训机构既要做到合法合规,规范发展;而且应当审时度势,回应正在兴起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需求,建立转型发展的新思路,为教育提供正能量。在这方面,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例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改善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学,与学校合作解决个性化教育问题,开展面向弱势学生的公益性补习,开展“三点半”之后的教育服务等等。在这方面,北京市已经做出有益探索。从2014年起,北京市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13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购买服务102项,总值9700万元,涉及10个区的101所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改革,覆盖学生4万余人。促进教育培训机构与社会、学校融合发展,将有利于形成多元互补的健康的义务教育生态。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必须看到,炽烈的课外补习热、奥数热、各种杯赛等等,主要围绕的是小升初、幼升小的择校需求。因此,课外教育培训在国外被称为“影子教育”,意即它与学校教育如影相随,是伴随学校教育而产生的。这提示我们,规范整顿培训机构固然重要,但还需要有治本之策。如同家长教师反映的,走不出择校围城,“减负”就难以落地。这也就是多年来减负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
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设和验收,目前多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状况已经整体改善。但是,每个地方总有一批“关键少数”,使得就近入学的政策大打折扣。一个学区内有一所薄弱学校,家长们就会被迫选择择校。因此,需要像精准扶贫那样,确定责任人,限时、定点地尽快消除大城市中依然存在的薄弱学校。另外,是各地成为择校热点的“名牌学校”,它们往往是地方政府采取特殊政策“打造”出来的。一些地方至今仍在花费巨资建高标准的“未来学校”,解决了原有的学校差距,又在制造新的学校差距。总体而言,目前的学校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水平上。这需要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不是打造少数“超级中学”、名牌学校,而是通过均衡教师资源配置来缩小学校差距。同时,需要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示范性高中指标下放比例达到50%的要求,这是缓解小升初竞争釜底抽薪的有效措施。目前,上海和北京等特大城市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行为还有许多方面。例如,要高度重视和治理教师有偿补课的行为,严格追究并遏制这一败坏师德学风、恶化教育生态的行为,防止其蔓延。要继续减少作业和考试,严格限制超量作业、禁止排名和公布成绩等等。这些要求已经提了多年,仍然屡禁不止。可见,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能仅靠开会发文、一般号召,而要像落实“八项规定”那样,确定责任制,实行严格问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抓实抓好。
还需要积极回应家长需求,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提供下午三点半以后的课后服务,灵活学生接送时间。这能够有效地降低家长参与培训机构的需求。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给学校自主权,让学校自己决定怎么做,用多种方式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同时要解放思想,打破在经费使用上的清规戒律,不要把学校视为行政机关来管理,激励学校做好事,把好事做好。
此外,还需要规范民办学校的行为。在上海、杭州、成都、广州等大城市,择校已经变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竞争。由于民办学校拥有招生的优先权,使得公办学校逐渐呈颓势,趋于平庸化。这违背了发展民办教育是为了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初衷。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处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关系,避免学校系统的两极分化,保障基础教育的公益性价值。
所有这些治本之策归纳为一点,就是改善基础教育生态、从应试教育突围。面向未来,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全新教育生态,整体降低“学历军备竞赛”的水平。通过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扩大教育供给;开展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恢复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芬兰等北欧国家所形成的均衡化、多样化而卓越的教育,没有考试、排名、没有评优、没有职称、没有绩效工资,却做到了教育质量最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