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中国商业航天进击之路

发布时间:2018-06-05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一个多月前,一枚全长8.4米,重4.6吨,代号“双曲线一号S”的一级固体亚轨道验证火箭在海南发射升空。而在半个月前,“重庆两江之星”也在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这两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为近三年悄然崛起的中国商业航天又添了一把火。
随着国内政策在2015年前后开始松动以及国家为构建“航天强国”提出的宏伟愿景以来,追随着国外Space 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等的步伐,国内诞生了一批在航天商业化方面尝试探索的公司,包括代表国家力量的中国长征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公司,以及像星际荣耀、蓝箭空间、零壹空间这样颇具代表的创新性民营公司。
商业航天热度升温
中国商业航天的热度升温还离不开资本方的加持。据投资家网统计,2015年成立的零壹空间,已累计获得三轮总额近5亿元的融资;蓝箭空间刚刚完成B轮融资,总额超过5亿元。相较于前者,在2016年底成立的星际荣耀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拿到总额超4亿元融资,该公司负责人向投资家网表示,公司项目实际运营时间是2017年8月,而下一轮融资已在进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星际荣耀此前在海南发射的“双曲线一号S”火箭从研发、设计、制造、发射只用了60天时间,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多项纪录。星际荣耀正在抓紧研发的四级固体小型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双曲线三号”也将在2019年、2021年完成首飞。
星际荣耀负责人向投资家网透露,公司目前团队拥有90人,在运载火箭研制方面的平均从业时间超过12年,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研发人员占比为80%,预计明年团队将扩充超150人。
一位不具名的航天业内人士则向投资家网表示,“星际荣耀的技术进展和团队实力,在目前的商业航天领域算是比较罕见的,属于硬实力较强的一类公司。”
他认为,除了政策与资本的助力,人才确实成为支撑尖端科技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航天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程度则会更高。“过去,很多优质的人才流向了行业外,但可通过创业创新的方式把他们再拉回来。”
实际上,在商业航天领域,近年来,包含国家队、民企在内的公司一直有两大主攻方向,一个是商业卫星领域,另一个是商业火箭领域。商业卫星涉足公司数量较多,特别是在遥感、通讯、天际WIFI、导航增强等方面,市场需求旺盛。而商业火箭方面,展露头角的公司仍是少数。
有航天业专家曾表示,商业火箭公司在发展时遇到的困难会更多,如果人才不够齐备、资金不够充裕是很难走长远的。即便是国外较先进的Space X也曾经历过早期发射火箭连续失败3次的情况。事后,马斯克自己也承认,如果第4次再失败公司就将面临破产的结局。
“这也是商业火箭领域国内玩家较少的原因。”一位在高端制造行业观察10年的媒体人老陈向记者表示,“火箭不比卫星,研发的技术门槛较高,资金的需求量也更大,而国内商业火箭的产业链目前还不够成熟。”
商业火箭的产业链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上游是总体设计,总装总测等;中游包括火箭各分系统,结构产品、发动机、电子设备等;下游则是基础材料和元器件,包括运载火箭结构、发动机所用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电子设备所需要的元器件。
“若国内商业火箭公司能在保证发射质量的同时还能在价格上具备一定优势,价格区间控制在每公斤2-3万美元,还是能吸引到很多微小卫星客户的。”但老陈也指出,国内火箭公司大多只是在商业试水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火箭公司寻找到买家,但短期内不会形成规模化。
星际荣耀总经理认为,现在确实还不是国内火箭公司大谈商业化的时候,还是要稳扎稳打,把火箭做好才是首要任务,“国家现在放宽了很多支持商业航天的政策,火箭公司现在首先考虑的不该是商业、也不该是竞争,而是产品和合作,这个领域需要更多感兴趣的同行进来共同探索,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商业火箭的商业化之路现在谈还言之过早,美国运载火箭产业经了从多方混战、政府垄断、巨头竞争、巨头垄断、开放竞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政府主导,政策对运载火箭影响非常大。国内很多地方还需要向国外学习,但也不能一味的模仿。”
“学则生、仿则死”
“中美的国情不同,商业航天的基础也不一样,中国商业航天确实应该走适合自己的路。”星际荣耀负责人认为,国外商业航天公司各家都有各家的优势,可以学习借鉴,但不一定要跟着别人的脚步跑。
实际上,此前有多篇报道都提到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公司要做“中国版Space X”,星际荣耀却始终都没有将Space X视为其奋斗目标。“其实商业航天的各家公司就像跑马拉松与十项全能的差别,标尺不同,商业火箭还需要深耕细作。美国的Space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火箭实验室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借鉴学习,但不能完全去对标、复制。学则生,仿则死。”
基于这个原因,星际荣耀并没有选择优先把商业化以及复制国外公司发展路径放在第一位,而是在传统研制火箭的基础上选择先将研发模式进行改良,进而打造出一套“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生态+互联网式快速迭代”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模式。该模式核心在于通过在一条条细分脉络上发力,最终促成商业火箭的运营成功。
对于模式中的“互联网式快速迭代”一环,星际荣耀负责人认为,运载火箭研发时间长则8-10年,短则3-5年,他举例称,“就像手机一样每年各家都会出一个新产品,但是你5年前研发的产品拿到现在才发布显然是不能在市场中适用的,火箭也一样,它的研发周期过长,如果不通过与互联网模式结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良,最终你造的只会是当年先进而现在落后的产品。”
不过他也指出这套新型模式也存在一个难点,就是在组织管理上,怎样去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是星际荣耀目前优先考虑的问题。在组织架构上,星际荣耀采用的是扁平高效的结构,公司拥有四大业务部门,总体部、动力部、综合部与项目部,颇有意思的是,星际荣耀并没有为公司设置宣传部或品牌部,“品宣是一件很耗精力和资金的事情,我们始终都觉得,火箭公司还是要先把火箭做好打成,如果我们做好了自然有人来关注。”
投资家网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星际荣耀”时发现,除了其在4月“双曲线一号S”发布时有媒体报道外,网上并没有找到相关负责人出来发言的动态,甚至无法搜索到相关的融资消息。“上次做宣传是我们第一次做,也是应投资者要求接受的采访。”星际荣耀总经理笑着说。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极为罕见,特别是一个有大量资本聚焦的领域,在星际荣耀的投资方名单中,既有老牌的中信、天风、复星、顺为等,也有知名新锐VC博钰城、久泰蓝山、襄阳正奇等身影,阵容堪称明星级。
“我们可能确实太低调了,但是对于一个研发火箭的公司来说,必定最终我们还是要对支持星际荣耀的员工、资方负责,先把技术工作做扎实。”星际荣耀负责人说。
老陈也认为 “中国的商业火箭公司还在初创阶段,这个行业也就发展了3年,但是你看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有很多火箭公司都在发声,A面是,关注的人增多,市场渐渐热度增加了;B面是,行业会不会变的浮躁起来?”
“对于火箭公司目前来说首要任务还是要沉下心来做事情,这样才能造出优质的产品,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才能真正崛起。但火箭行业还具备很强的特殊性。最重要的一环仍然在于技术上能否突破,能否在市场化或者说商业化的条件下,研发出具有足够可靠性的低成本商业火箭。”
业内人士表示,这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是中国的公司已经在奋起直追的路上,但是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也并非是这些公司就能决定的,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选择。
来源:投资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