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现状及前景
发布时间:2019-07-04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育
2019年3月14日,中车旗下时代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大容量数据转储系统在成都机务段成功应用,实现了车载数据的高速下载,这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正式在全球率先迈入了5G时代。5G数据转储系统也可以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破除大数据智能运维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瓶颈,这也意味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一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背后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撑,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缺口依然存在,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育。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利量整体增长明显
任何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重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在soopat网站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相关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在近年来整体提高较为明显。截至2019年3月25日,soopat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为360项,专利公开量为591项,整体较“十二五”末有明显提高。
2012-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量及公开量统计情况
技术发明以大学和企业为主
根据soopat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25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利数量为2578项。其中北京交通大学以160项专利位列第一,占专利总数的5.14%;中铁集团旗下的第四勘察设计院、上海工程局、中铁一局城轨工程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军位列前十。东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分列第三、第六和第八位。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TOP10统计情况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中,大学和企业作为主要的研发主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随着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研发从大学向企业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专利申请TOP10中,企业占据5席,大学占据4席,从专利数量来看,TOP10企业合计拥有219项专利,占比40.86%;四所大学拥有285项专利,占比53.17%;个人专利拥有量为32项,占比5.97%。
人才缺口较大,人才培育需不断加强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建设速度较快,这带来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包叙定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着人才资源的问题,既有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又有人才能力欠缺的挑战。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按“十三五”新建投运3500公里左右测算,五年需新增从业人员21万人左右,而现有职前教育能力仅能满足一半左右;同时,人性化服务和智能化技术需求,对从业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大力加强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提供更多更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解决人才缺口,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发改委联合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导向,统筹考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对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规划协同、注重产教融合,加快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18年1月,上海交大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合作工作进行对接和探讨,这为城市轨道交通校企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是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点发展方向。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