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05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新兴“千亿级”先进轨道产业集群将次第涌现
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是“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铁路人”汇聚一堂。
在“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主题下。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城市化、绿色化、智能化”将驱动本已规模巨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扩量”“提质”“升级”。随着未知市场空间“蓝海”出现,新兴“千亿级”先进轨道产业集群将次第涌现。
1、业界看好“城市化”机遇
纵观人类每一次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都会带来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深刻改变,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当前正凭着运输量大、安全性高、速度越来越快的优势在全球不断“开疆拓土”,不断催生“经济奇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势在必行,这包括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和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网总规模约5419公里,这将为轨道交通产业开辟新的市场。
湘牵工业原本是一家生产矿山专用机车的民营企业,2013年进入与盾构机配套的有轨机车行业,正是看好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的发展前景。湘牵工业销售总监许道明认为,近10年间,国内各地市建设的地铁总里程增长了4倍,达到4600公里。而随着“七大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地下交通会迎来快速发展期,相关产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根据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城轨交通建成地铁线路长度已接近4000公里,达到3967.08公里,同比增长30.58%,与2011年的1364.33公里相比大幅增长了190.77%。
2011-2017年中国城轨交通建成地铁线路长度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7年地铁线路长度增速为30.58%)
针对城市群交通发展需求,不少企业推出了专门的产品。比如,中车株机公司展出的“CJ6型城际动车组”车型采用4编组,最高速度160公里/时,最大载客量970人,具有可重联、大载客量、加减速度快、快起快停等特点,适用于站间距较短的城际线路,可满足城市群之间轨道交通高密度、公交化运营需求。
2、产业竞逐“绿色化”高地
“轨道交通从不同种类的牵引动力一路发展过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绿色、智能是轨道交通电力牵引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现在自主创新的力量基本上都投入到了这些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交通、轻轨交通、有轨电车交通、各种索道及缆车的经营管理活动,是近年来城市公交重点发展类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共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运线路长度继续提升至5767公里。
2012-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博览会”举办地长沙,已运营3年多的磁浮快线,具有低噪音、零排放、低辐射等特点;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利用“超级电容”提供动力,车辆运行无须架空接触网供电,利用车站停车上下客的30秒时间即能充满电能,并且能将85%以上的制动能量回收,是一种新型绿色轨道交通工具。
本次“博览会”,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中国铁建、克诺尔车辆设备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共406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轨道交通领域的“绿色”技术和产品。
作为国内最早提供地铁牵引系统的企业之一,湘电股份展出了主打“绿色、节能”概念的系列产品。湘电股份电气传动事业部总经理邓群介绍说,新一代永磁同步牵引系统节能20%左右,今年将在北京地铁9号线装车运行;轻量化交流异步牵引电机重量减少65公斤,噪音降低10分贝,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
3、投资青睐“智能化”方向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博览会”发现,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风起云涌,轨道交通产业正在把更多资源投入“智能化”领域。
在“中国中车”等企业展馆,具有“自运行、自决策、自检测”功能的全自动驾驶列车等“智能化”先进轨道交通产品特别引人注目。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宗祥介绍,目前,中国中车正在致力于打造智能轨道交通生态圈,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努力构建智能产品体系、智能制造体系、智能服务体系、智能交通体系。
在前端设计和后端检修等环节,轨道交通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看到,机器视觉等技术已在钢轨的无缝探伤、受电弓的磨损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另据了解,中国中车建成了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装备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实现对2000列左右动车组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可视和协同运维,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交通事业部副总工程师徐暤说,华为将依托于数字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建智慧城轨,接入视频云、AI、大数据、BIM。这预示着城市轨道交通将全面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
轨道无处不在,技术变革和市场机遇正不断孕育;创新永无止境,世界先进交通体系新时代无限可能!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