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出租车接入嘀嗒出行 网约车蓉城开战
发布时间:2018-08-0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8月3日,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与嘀嗒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建全国性的传统巡游出租汽车专属网约化平台,成都近15000台出租车计划全部接入嘀嗒平台。
而就在几天前,备受关注的美团打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已在成都高新区领取了网约车业务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将择机在成都开展网约车业务。
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大战已从线下打到线上,网约车平台三大巨头也在蓉城开战。
平台 瞄准传统出租车,没有快车专车
打开嘀嗒出行APP,与以往的网约车平台并无不同,打车方式一致,新用户有优惠,推荐用户也有奖励。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平台上只有两种车型:出租车和顺风车。
记者了解到,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7年10月进入出租车市场;2018年1月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已开通78个城市。
而在今年4月,嘀嗒出行就进入成都开通业务。嘀嗒出行副总裁李跃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他掌握的数据,成都已有90%的传统出租车接入平台,1分钟应答率约为85%。“与友商不同的是,他们给司机派单,我们是让司机抢单,司机的自主性更强”。
嘀嗒出行的定位是“没有快车专车的出租车平台”。“近年传统出租车被看衰,认为是落后产能,但我们认为极有潜力”,李跃军称,全国出租车日均运输1.1亿人次,与网约车的市场占比为2:1。“除了市场大之外,传统出租车还有全部正规车都合法合规、有相应资质许可、相对更安全等优势。”
嘀嗒出行称,会对每单收取1~2元的信息服务费;或通过其他形式让出租车司机增加收入,从而收取少量服务费等,绝对不会抽成。目前,广告是嘀嗒出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体验 下单10多秒,就有多位司机抢单
据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目前共有巡游出租汽车近15000辆,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客运总量3亿多人次。
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会长姜筱文表示,在此前出租车驾驶员个人加入平台的基础上,协会47家企业将分批陆续接入嘀嗒平台,今年年底实现15000台全量接入。“选择嘀嗒平台战略合作,就是看重这是传统出租车的专属平台,不会出现优先派单给快车、专车的现象。”他希望,通过专属网约平台,驾驶员平均每天能多接4~5单,至少增加五六十元收入。
同样的期待也来自成都出租车公司和驾驶员。成都绿舟出租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嘀嗒是出租车专用,不做快车,对我们更有吸引力。我周围都有朋友在用,算是肯定。接下来公司会推。”
今年4月,嘀嗒出行进入成都市场,春雨出租车公司的王泽平师傅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当天中午,记者坐上了他的出租车,打开嘀嗒软件,订单的提示声立马响个不停:“你看单子来了,这个时间单子还多……”
王泽平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对他们推荐乘客下载APP有奖励,“推满30单奖励432元,推满20单奖励327元,我基本上每天都拿到了的。”王师傅说,这样的奖励当然不可能是长期的,他们更看重的是嘀嗒APP在乘客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这样他们每天的接单量会有明显的增加。
记者也发现,和其他的网约车平台不同,嘀嗒APP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两种业务,乘客作为新用户下载嘀嗒APP,会有66块钱的大礼包,其中包含了十多张5~8元的出租车优惠券。目前订单的应答反应比较快,记者下单后10多秒,就有多位司机抢单。
竞争 出租车网约车之战,从线下到线上
记者了解到,面对网约车的冲击,2016年,成都多个传统出租车公司曾抱团取暖,自主开发打车APP;2017年,成都多个出租车公司再次抱团,入驻了一家网络打车平台。然而,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加入其他平台,成效并不明显。嘀嗒出行能否带来改变?
嘀嗒方面称,根据协议,该平台成为协会认可并接入的唯一巡游出租汽车网约平台,并在平台车辆上张贴了“唯一”标识。面对市场垄断的疑问,李跃军解释,这个唯一对驾驶员个人不具有强制性,只是在协会合作层面上是“唯一”。
有评论认为,嘀嗒此番进军传统出租车,是拼车业务受到滴滴顺风车的压力,因而反戈一击。对此,李跃军表示,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并非盯死对手。
而滴滴出行在成都也动作不断。
2016年开始,滴滴出行与成都春雨出租车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传统出租车业务升级、网约车业务合作、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2017年3月,滴滴出行与成都市交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都市“智慧交通”建设。同时,滴滴出行被授予成都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成为首家在成都具备线下服务资格的网约车平台。
滴滴出行方面称,已和全国超过500家出租车企业进行了合作。
而就在几天前的7月2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美团点评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处获悉,该公司已于近日在成都高新区领取了网约车业务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美团打车具备了在成都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资质。
该负责人称,接下来将根据平台规划,择机在成都开展网约车业务。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