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恒智信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English
咨询电话: 400-818-7856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华恒智信,共同分享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与顾问专家面对面!

2019年中国充电桩行业行业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7 , 发布人:华恒智信分析员

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突破百万台
尽管目前充电桩已达百万级,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的保有量来说,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欣喜于近年来发展的同时,充电桩覆盖规模和数量的提升、运营盈利和未来发展远景,仍是需要焦虑和思索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和快速扩张,总伴随着与其密不可分的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近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9.3万辆,仍保持着同比32.0%的增速。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44万辆。
2011-2019年前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4-2019年H1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9月11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发布的充电桩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08万台,成功突破百万台关口,同比增长67.8%。
公共充电桩方面,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5.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26.5万台、直流充电桩19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49台。
2019年8月较2019年7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0.9万台。从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5万台,2019年8月同比增长63.5%。
2018-2019年8月中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以肯定的是,充电桩保有量破百万台,代表着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快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车桩比约为3.18:1。根据国家政策目标,这一比例应为1:1,这反映出着我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有一定的空间。
《电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而据应用领域配置要求测算,至2020年,我国需新建充电站1.2万座,新增充电桩约480万台,规划车桩比基本达到1:1。
因此,尽管目前充电桩已达百万级,但相对于新能源车的保有量来说,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欣喜于近年来发展的同时,充电桩覆盖规模和数量的提升、运营盈利和未来发展远景,仍是需要焦虑和思索的关键所在。
充电桩行业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供应商,充电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到新能源汽车的后续配套。自2014年起,市场政策开始倾向于支持新能源基础设施,投入巨大资源发展充电桩等服务配套。
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6年-2010年为萌芽期,2006年比亚迪(48.580, 0.09,0.19%)在深圳建成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建成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2009年10月,上海市建成第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2011年进入起步期,充电桩行业市场进一步扩大;自2015年下半年起,伴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强势崛起,充电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密集出台充电桩相关政策。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四部委联合颁布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指南》,规划了未来几年内国内充电桩的发展,并计划到2020年新增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在此之后,政策不断促进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与普及。得益于此,数以万计的充电桩得以落地。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5.6万台,同比增长63.5%,加之私有充电桩保有量约62.5万台,国内充电桩总计保有量约为108万台。
按照国家政策规划要求,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为1:1,加之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数据预计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68万辆,需要充电桩438万个。按保守情况测算,以国家电网充电桩的中标价格(直流桩约8万元/台,交流桩约0.8万元/台)为标准,预计2020年我国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1165亿元,2025年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2378亿元。
运营成本致盈利困难
2018年以来,充电桩行业相关企业倒闭、退市、被收购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聚电网络科技被收购、富电绿能退市、充电网科技倒闭等。在争夺战中,没有可行的盈利模式的企业率先被淘汰。
事实上,充电桩仍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前期的运营成本和发展模式让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呈现亏损状况,甚至退出。充电桩行业发展初期,各运营商“重数量、轻运营”,虽然多数充电桩集中在市区,但因对运营选址重视不足,部分公共桩布局在车流较小位置,电桩整体使用率较低,甚至有些充电桩在建成后半年时间里使用率为零。此外,行业专家也曾表示,充电桩建设投入成本高,但运营模式较为单一,需要较大的维护成本,利用率难以匹配,势必会造成后期运营艰难。
从成本端来看,上游充电桩制造业利润率低,下游运营商投资资本大,整体盈利点低;而从收入端来看,提高充电桩使用率、用户购买率才是盈利模式的关键。
自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一大批充电桩企业应运而生。目前参与充电设施运营服务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互联网、车企等民营企业。
截至2019年6月,充电桩规模化运营企业(充电设施保有量≥1000台)共19家,其中特来电、国家电网和星星充电三家市占率之和高达74.6%。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自进入2014年以来,2014年-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商充电营业收入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局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及充电桩运营行业规模效益凸显,今年行业整体运营收益逐步提升,以头部企业特来电为例,在经过去年的盈亏平衡后在今年开始盈利。
业内人士预计,充电运营行业的盈利情况将从今年开始有所改善。
行业整合正不断加速
事实上,充电桩企业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行业,不少资本争先涌入这一产业,多个领域和相关产业的介入,正聚合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布局,加速行业内的联手发展与整合。
据报道,滴滴出行此前已经与南网电动达成战略合作,并在8月初与全球能源企业BP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建设开发和运营新能源车充电桩站;恒大近日与国网成立智慧能源服务公司,聚焦小区智慧充电桩建设运营、智慧充电桩销售等业务,并与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等房地产公司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拓展社区充电市场和有序充电应用。
车企方面,大众汽车、一汽股份、江淮汽车等车企宣布与星星充电共同出资组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充电桩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运营;科士达与宁德时代合作合资设立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以开发、生产及销售储能系统PCS、特殊储能PACK、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相关产品,深入推进储能产业链核心业务的发展布局。
车企、地产企业、出行平台、充电桩自营企业等市场力量纷纷加大了对充电服务业务的投入力度,行业整合正不断加速。
全产业链的融合和布局正促进充电桩行业实现良性的发展。与充电桩领域相关的工程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与具有业务协同性的不同领域内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发挥各自在行业经验、市场、宣传、技术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是未来充电桩相关企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