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的未来感!传统出版+在线教育要怎么玩儿?
理想的确很丰满,传统出版商依托联盟在互联网时代里重新定位,在线教育公司在帮助其转型的同时得到优质的教育内容资源,合作的渠道商也能为自己的社交或图书交易地位锦上添花。蓝图很美好,但变为现实还是会有不得不去绕的坎。
关注在线教育已有一段时间,放眼看去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中游走的很是热闹,做工具、抢内容、拼服务,或是从老师入手在家教O2O上下功夫,或是借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东风忙着进校,有做家校沟通的,也有单纯为学生提供内容工具的……
学生,尤其是K12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时间是被满满地占用的,最主要的场景是在校园中,课本是学习的主线,然后会有教辅类书籍的辅助,再不行,还有校园场景之外的补习班。也就是说,课本、课外辅导题、培训班这三个部分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时间。
从这3点来看,公立学校的课本是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的资源,被私人揽入的可能性不大;培训班由来已久,传统的线下培训机构进来也不断收到互联网的冲击,不然新东方不会一直纠结于自己的转型难题;而辅导题,也就是教辅类书籍,这些原本是很多教育出版社、民营的出版公司在做的事情,但近年来在线题库等在线教育产品着实冲击了他们的地位。
一、互联网、转型浪潮中的抱团取暖
刚刚过去的2015年,从“互联网+”和“企业转型”的洗礼中而来,似乎不举起这两面大旗,传统企业存活下去将变得更加困难。而说到教育行业,有一类产品的转型和发展似乎很容易被人忽视——教辅书籍的生产者,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但他们的的确确面临转型的难题。
万物互联,书要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呢?它将幻化成什么样的产品?新年伊始,中国教育图书“书联网”产业联盟发起,30多家出版社、出版公司同多家在线教育公司开展合作,将纸质图书上的教育内容数据化、标准化、互联网化,并实现内容共享。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联盟,一头是在线教育公司和出版社的联合,一头是学校、老师、学生甚至家长,而联盟,就是不同的角色去发挥不同的作用,搭建起一个服务平台。可以说是转型浪潮中,传统出版企业和在线教育公司的抱团取暖。
为什么要发起书联网产业联盟?作为发起人之一,深圳远景同程教育创始人马瑞轩说:
1.场景变了,需求有了。过去的学习场景里,老师和学生是拿着书拿着笔在进行,而现在是拿着书拿着手机在用,教育互联网产品逐渐普及,这样的场景逐渐成为常态。
2.线上快了,大家急了。罗胖用互联网的力量、粉丝经济的力量,改变了原来的媒体出版,这样很多人看到了防线。另外,从2013年开始,大量的互联网公司跳出来做在线教育,尤其是题库类产品做的风声水起,其实这对传统图书也带来了影响和变化,因为题库类产品的出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题目,直接威胁到了教辅类图书的存在。
其实,书是最经济、最普及、最实用的一种学习工具,如果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或许有希望能推动教育均衡。
二、传统出版企业和在线教育公司的联盟要怎么玩儿
教育图书的产业联盟的运作,靠三个主要的点支撑。教育类出版社和出版公司负责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这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中间是一个服务平台,由不同的在线教育企业联手搭建;之后是渠道的开辟,与老师、学生、家长互联。
首先,出版发行者提供内容。优质的教育内容是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看重的,没有内容只有框架也难起作用。目前有30多家出版商加入了联盟,其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使用过的教辅书籍《教材全解》的出版公司金星教育也在其中,他们会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分享,不过目前只能做到部分内容共享,未来会做全部的内容。教育出版社、出版公司售中掌握着不少优质的教育内容,但如果要把图书加上互联网、大数据、场景化、服务,需要依托一个平台。
其次,服务平台的打造。中间的服务平台由远景同程和易全解共同打造,会提供一些进校的产品供老师和学生使用,而内容来源就是出版商所共享的材料,他们会把这些内容数字化,然后形成非纯互联网图书的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推往学校,先2B再2C,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针对考试服务的阅卷易、针对学生和家长使用的码上学、给小学家长和老师使用的易全解,未来还将给老师推送一个单独的客户端,类似于教师助手。
第三,有了内容和产品平台还不够,还要开辟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腾讯,很多QQ群是连接老师和家长的通道;另外一个渠道是京东,京东沉淀了上亿的用户,并且据京东图书音像事业部总经理杨海峰介绍,2015年文教类产品的销售额占京东图书总销售额的20%,对教辅类图书有需求的用户不在少数。据介绍,京东不仅会在联盟中承担交易平台的角色,还是一个理念传播的渠道,将联盟能提供的服务理念一并传给用户。
三、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
理想的确很丰满,传统出版商依托联盟在互联网时代里重新定位,在线教育公司在帮助其转型的同时得到优质的教育内容资源,合作的渠道商也能为自己的社交或图书交易地位锦上添花。蓝图很美好,但变为现实还是会有不得不去绕的坎。
首先,进校难不难?如何打败对手?中国的教育被严格地割裂为两个市场,一个是体制内公立学校的教育,一个是体制外的教育培训,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在线教育企业进公立学校是近来比较火热的话题,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进校,要么是帮助老师布置作业、收集学生数据,要么是做管理系统,渗透到体系当中,然而,这类产品真正的留存率和使用率是多少?进校之后,一定能留下吗?理科类的作业可以在线上完成,但文科呢?抄写课文这样的事难不成要复制粘贴?虽然马瑞轩强调这些产品先是针对理科和英语科目,文科与在线的结合仍在研究,但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也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其次,传统出版的左右互搏。在转型的困境中,这些出版社和出版公司选择了联合起来“干大事”,共同推进联盟的发展。没有一本书是万能的,在线产品也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辅助,这款互联网产品也相当于一本书。在提供了共享的内容后,这些传统出版商想必不会让纸质的图书去停印,因为目前看来这仍是他们的主要盈利方式,而电子内容的出现,等于为自己培养其了一个隐形的对手。这也是所有处在转型期的传统企业所必经的考验,是狠心自宫还是并驾齐驱,一直是一个难题。
原创声明:品途商业评论尊重原创作者及单位版权,本文为品途商业评论原创内容,作者:杨继云,责编:杨继云